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2 公平世界舆论 (第1/1页)
有这样一种说法。 责备受害者这样的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上怎么解释? 答案是公平世界谬论。 当小孩子在校园里遭遇欺辱霸凌,许多家长的第一反应不是保护自己的孩子,而是质问他: [为什么其它小孩子都好好的,只有你受欺负?一定是你自己出了问题。] 当有QJ案发生,许多人不去指责QJ犯,反而责怪受害者: [一定是你穿着太暴露,行为不检点,才被QJ犯盯上的。] [自己sao还好意思出来哭,呸,死婊子!] 这种不合理的指责,实际上已经很常见了。 那么又是什么东西在作祟,使人们总是陷入[指责受害者]的误区呢?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公平世界谬论]来解释这种现象。 人们倾向于认为这个世界是公正的,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会为他带来相应的结果,也就是俗话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一个人获得成就,一定是他做对了什么,一个人遭受不幸,受害者一定有自己的过失。 再者,便出现了: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亦或者: 天道有轮回,风水轮流转。 诸如此类的豪言壮语。 只不过…… 如果正义一直迟到,那么和缺席又有何区别? 天道轮回,风水轮流。 把一切都归功于上天,运气风水。 那么是否又对现实人们的推动努力直接过分的视而不见。 —— 总之,张雅琪便是公平世界谬论的一个可悲人物。 因为她几乎经历了个遍。 那个QJ犯被曾经的好闺蜜造谣说是她男人,于是乎,犯人被枪毙后,张佳琪就被学校取了张寡妇的可悲绰号。 父母那边。 起初,为了把女儿送回学校,好话说尽了。 但张佳琪之所以回到学校,并非是因为父母的安慰。 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已经能看到父母眼里的不耐烦和厌恶。 恐怕自己的父母比起最初的关心自己,现在已经开始觉得自己矫情。 亦或者,甚至觉得自己是在装也说不定。 因为父母总是这么说: “不就是遇到了一个QJ犯吗?至于吗?现在老缩在医院学习成绩下降了还怎么得了?” 张佳琪很害怕,她开始害怕自己的父母。 她甚至有时候心想,自己要是有钱到处旅游就好了,永远不回家。 可她没地方可去,连离家出走都做不了,她没有收入。 于是他就想,有个靠得住男孩带自己私奔就好了。 她不怕苦,只想逃离现在的生活。 但是,终究不过是少女的天真想想罢了。 她没钱,没地方可去,注定她离不了自己的居所。 总之,父母的眼神让他害怕,所以她便鼓起勇气去了学校。 然而,张寡妇的绰号却是给了她致命一击。 心中的恐惧害怕再次加重,那些喜欢拿这事开玩笑的,以及曾经的闺蜜如今所投来的厌恶鄙夷目光,都让她不免惶恐。 所以,她改变了自己平时喜欢打扮的妆容。 实际上她本就没有任何心情再做打扮,只因为想要重新融入班集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