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祸从天降  (第1/1页)
    再过两天,时间来到大燕乾乐四年三月初六,清明节。    晴。    大燕朝延续了一百六十三年的轩辕帝祭祀大典也在社稷坛前隆重的拉开了帷幕。    轩辕帝,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亦称黄帝。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轩辕帝祭祀大典每年一次,在大燕朝一百多年的里,各个时期各位帝王对待此项祭祀大典的态度并不相同。    有皇帝每年亲自主持的,也有不务政事的随便遣派官员,勋贵草草了事的。    对此,朝廷似乎也没有太过于严格的要求,民间则多半跟随朝廷的意志为指导,或重视或轻视之。    而今年因为种种原因,乾乐帝封景珹以尊轩辕,重传承,助教化,决定亲自cao持大典并亲诵祭文。    迎神、奏乐......。    行跪拜礼......。    奠玉帛,乾乐帝封景珹洗手登坛,在乐曲声中,在轩辕帝神位前跪拜,上香,奠玉帛......。    ......    封景珹再次洗手洗酒爵,上香,祭酒后,他环顾了一下坛前的文武百官,王孙贵族和上万名军士百姓,接过太常寺寺丞沈天逸手中的祭祝文跪拜朗声诵出:    “乾乐四年,岁次庚午,三月初六,帝景珹致祭於黄帝轩辕氏曰:仰惟圣神,继天立极,功被生民,万世永赖,朕嗣承大统......。”    “噗!”    一个响亮的放屁声。    真没有听错,的确是一个相当洪亮的屁声从跪侍在乾乐帝旁的太常寺寺丞沈天逸身体里迸发而出,在这个除了乾乐帝声音以外,没有任何杂音的社稷坛前,不合时宜的放了出来,声音显得清脆而有力,从而中断了乾乐帝的祭文。    封景珹面色一沉,斜眼冷冷的横扫了一下沈天逸,沈天逸心中大惊,急忙惶恐的磕头道:    “微臣罪该万死!”    转过头,封景珹继续诵读:    “朕嗣承......”    “噗,噗,噗!”    三声连环屁再次中断了封景珹的金口玉牙。    封景珹眉头一扬,脸色已经由冷色变成铁青,他暴怒的把手中锦帛祭文一收拿在右手,呼的一下跨了两步,一脚狠狠的踢在沈天逸的头上。    “沈天逸,你该死!”    沈天逸硬生生的受了一脚却不敢抬头,只不停的磕头道:    “微臣罪该万死!”    “微臣万死!”    .......    此时长跪在乾乐帝封景珹前的王孙贵族和满朝文武无不脸色大变,心中骇然的望着脑袋如捣蒜般的沈天逸,一阵悲凉。    “完了。”    “这个沈天逸完了!”    确实,像沈天逸这种对祭祀大典极为不敬之举已经触犯了封景珹的逆鳞,触犯了天威,天子一怒千里都能流血,现在只面对一个沈天逸,那么沈天逸还有活路吗?    虽然这种失礼失仪之举在大燕朝的历史里并不少见。    顺乐七年三月,礼部右侍郎蔡青清明时节陪祀献陵、裕陵,不于纠仪官处报名,被礼科给事中薛怀劾其不敬,因此被降职三级。    正元九年二月,永安伯肖冲清明节谒陵时,带鹰走犬,沿途一路纵猎,陵祭完毕后驰神道而归,被礼科给事中官员参劾,投进了监狱。    ......    但是这些失礼并不算很严重,受到的处罚也自然不算太重。    可像沈天逸这种在大典上放连环屁,直接触犯天子之威的行为那有点尴尬了!    而且最为致命的是,乾乐帝的帝位本来就有点来路不正,民间士林对此也颇多微词,让坐在皇位的封景珹一直耿耿于怀。    个中缘由则是,本来大燕朝百多年来帝位继承都是传长不传幼,传嫡不传庶,并且一直相安无事,直到乾乐帝的父皇正元帝封炎,立淳厚皇长子封景瑜为太子,准备西归之时传位于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