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五章 大战来临 (第1/2页)
三国战神马孟起虎牢关下,小将扬名第三百零五章大战来临整个兴平二年的四月份,都是高顺和樊稠在带兵互相进行着试探性攻击,双方互有胜负,战场局势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 而到了五月份之后,随着马超和华雄各自带兵前来,双方的兵力再度扩大,出于对局势的再考虑和分析,双方便暂时止了兵戈,相互僵持了下来。 五月份的前半个月里,这份僵持一直进行着。谁也没有率先出手,打破这份难言的压抑的气氛,打破这份僵持。 但这种僵持注定是持续不了多久的。毕竟,就算是忌惮于对方的强悍实力,不愿意轻易出手,但这么多人马摆在这里,本来就是为了打仗的,若是一直杵在这里不动,那岂不是徒增笑话? 再说了,直到此时,双方已经各自出动了两三万人马,这么多兵马驻扎在这里,人吃马嚼,一天天的下来,粮草什么的都是一笔巨大的消耗。 至于其他军需物资,譬如说箭簇啊甲胄啊武器啊这些,因为没有开战的缘故,倒是消耗的不多。 但问题就在于,武器甲胄这些是可以再利用的,哪怕是损坏了,找块木杆,找个枪头,重新弄在一起,也能捅人。 若是己方军中不够用了,还可以通过攻击敌方,杀了敌军之后,从阵亡的将士身上收缴战利品,从而补贴用度。 但粮草这种消耗品,那可真就是吃一顿少一顿,可再生?笑话。从死人身上收缴?难道吃人rou? 当然了,袭击对方的粮仓,夺取粮草什么的,也不是不可能。但问题就在于,粮草这种极度重要的战略物资,一般不可能给外人发现,而若是发现了,也就距离败亡不远了。 再者,武器甲胄箭簇这种东西,偶尔短缺一点,也不是不能将就。毕竟,虽说没了武器装备,他们就算不上正儿八经的战士,但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这种事情也还是有过的,将就将就,勉强也行。 但若是没了粮草,他们就连人都做不了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没了粮草,不过三五天,整支军队就要彻底崩溃了。 所以,纵使这些天的对峙下来,武器甲胄这种东西消耗的不多,但大量消耗掉的,却是比武器甲胄更为重要的粮草。 以双方部队的规模,每天杵在这里,都是对己方后勤极大的压力。 若非关中沃野八百里,而马家麾下这些年来也飞速发展,农业产出、手工业制造以及商业税收都有了长足的进展,以他们的家底子,恐怕都不足以支撑这么大规模的部队长时间作战。 所以说,尽管双方已经对峙了半个月,但这种对峙,注定要在最近这些时日内被打破,否则的话,后勤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尤其是随着时间逐渐步入了五月中旬之后,天气开始大热,虽然还没有攀升至一年中的最高温,但也算是到了炎夏了。 再拖着不打,等过段时间,天气极度燥热了之后,就不利于大规模用兵了。士卒们的精气神在炎炎烈日下都会受到极大的削弱,士气、军心、战斗意志更是容易被降低,粮草、水源的消耗也会变大。 因此,最近这段时间,表面上看上去一片平静,但实际上,双方的将帅都已经内心躁动不已,着急慌忙地屡次想要出兵了。 也就是马超和樊稠二人性情沉稳,在各自的部队中又有着足够高的地位和足够强的威望,这才能够压制住这群蠢蠢欲动的将校。 马超就不用说了,西凉马家的少主、二号人物。马家之所以能够在这几年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马超的功劳应当居于首位。现如今,在马家后来招募的一些将校心目中,马超的威望已经丝毫不逊色于马腾了。 有着马超压制,再加上高顺、徐荣两员大将也是稳重之人,典韦本人以前就是马超的亲兵卫长,北宫离、成公英二人在军中威望不算太高,更多的时候是作为都尉负责镇守一方和维护治安。因此,马家军这边,乱象未生。 至于樊稠那边,樊稠本人乃是董卓麾下多年的老将,地位又相当之高,自然也震慑得住人心。 樊稠跟张济关系较好,张绣自然不会跳出来拆台,而霍霄本就是心情沉稳之人。至于华雄,身为一斗将冲阵的猛士,自然不会去干涉这种军事行动部署的大事。 不过,不管是樊稠还是马超,心里其实都清楚,不能急着出战,不能慌乱,要戒骄戒躁,但不出战,也是不可能的。因此,这些时日里,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