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吃煮白菜吗? (第2/2页)
的面片。一指的宽度,像胶带一样盘卷起来,最外层裹了圈红纸。吃时候拿剪刀绞成段,面片很薄极易熟,也很好入味。 面片熟了捞起沥沥,放进用黄芽菜芯和干贝蒸出的汤底里。颜色清亮,汤面清爽,连一滴油也不见。小菜是酥炸花生小鱼干,顶上再添一绒墨绿的烤苔菜,鲜咸香脆。 陶泓把面带汤吃了个干净,然后郑重其事地拍了空碗发微博:能吃到用(伪)开水白菜下的面片汤,洒家这辈子值了! 沙发:开水白菜!面片汤!好奢侈! 板凳:开水煮白菜好吃吗? 地板:碗里的东西呢?饿死鬼不能先拍个全尸吗?! 窗户:吃个东西也发,真无聊。 天花板:如果深夜报社的都像po主这么有良心,警察就不会那么忙了。 烟囱:你煮的? …… 陶泓的微博开了很久,平常多是转发抽奖。后来有一次转了个热门话题与人舌战,有了些关注度。后来偶尔也会发发游记,写写段子,上传一些自己拍的照片,渐渐地也有了不少粉丝。当然,陶隐是知道这个微博的,她还强迫他与自己互粉,虽然陶隐的微博用得极少,看着和僵尸粉无异。 陶泓翻看回复越看越乐,拉着邵砚青一起围观,又问他有没有微博,可以互粉。邵砚青想了想,说:“有的。”还是查小星帮他注册的,他几乎没用过,连密码也想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 她看到他的微博名字时简直是秒呆:我爱厨房。
邵砚青见她憋红了脸,也知她忍笑忍得厉害。当时注册的时候查小星问他取个什么名,他说随便吧,可看查小星取都是些不三不四的名字,他才出言干涉。正好当时电视上在播我爱厨房,他就点了这个名字。 现在改……已经来不及了。 陶泓刷完微博后又要加他微信号,她这人联想特别丰富,微博取名我爱厨房,八成微信昵称字就是太太乐或是金龙鱼。 可出乎意料的,邵砚青的微信昵称一如他的人那样寡淡:邵。自注册后也只有一条转发的心灵鸡汤,再没有别的内容了。 陶泓惋惜道:“你其实这么会做菜,拍些成品上传,很快就会火的。”他诧异道:“还有喜欢看别人家吃什么的吗?” 二次元与三次元的社交圈同样贫乏的人无法理解,把镜头对准自己或是别人家餐桌的人是抱着什么样心态。 “这个叫分享,分享也是提升幸福的一部分。”她笑道:“不过对于那些做黑暗料理的人来说,只能是提升负能量了。” 邵砚青不太理解什么是黑暗料理,不过能听出那不是什么好东西。他很不愿意承认自己和她之间存在沟通上的障碍,更不愿意承认自己和她之间有代沟。这些差距不是他想努力就能立刻赶上的,这个认识让他有些沮丧。 陶泓没有觉察到他的情绪低落,倒是提醒他:“你手机响。”他接起,听着听着便皱眉头,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她。下午本是想在家里陪她,但前两周已经和人约了时间不好改,只能快去快回。 她不知他内心纠结。这个宅男靠着大把房产收租衣食不愁,十天半个月难得主动出门,她还挺担心他把自己关出自闭症。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她非常鼓励他出去走走,哪怕是去收个租。 作者有话要说:圈圈面,可能有些地域感。 是压薄的面片,像大大口香糖那样的卷起来一饼。吃的时候用剪刀绞碎,很易焖得熟烂,一般来说是给婴儿的初期辅食或是肠胃不好的人吃的。 现在很少很少很少见了,小的时候都是放在那种晒茶或晒中药的竹制大盘上(一下想不起来该怎么说),由个老奶奶守着卖。现在老城区拆得差不多,也看不到老太太们搬着竹椅在街边晒太阳,叨嗑聊天了。 干贝是好东西,炖蛋也好当汤的配料提味也好。早年吃宴席,有碗海蚌汤,取蚌尖加大个干贝和白萝卜球炖的。很鲜很鲜。后来再吃席的时候,出产的都是那种流水线的汤,端上来就有股蒸笼味。 时间紧张,人过得匆忙,食物便被怠慢了。 要好好吃饭嘛~ 下章预告:告白中的单身狗。 短期内再不想见到这个人了,一见到他就想起自己是怎么挨揍的~qaq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