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8章 我可不敢这么说 (第1/1页)
…… 鸿雁,向苍天, 天空有多遥远, 酒喝干,再斟满, 今夜不醉不还, 酒喝干,再斟满, 今夜不醉不,还~ 张彥明唱了一小段鸿雁。 蒙古民歌的特点就是平和,平缓,空灵,没有太大的曲折波动,但却另有一种荡气回肠的味道在里面,充满了情感,让每一个人听到的人都会不知不觉的沉浸进去。 殷老师摸着下巴看向王老师,皱起了眉头。 张彥明吸了口气又唱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水路九连环,这里的山歌排对排,这里的山歌串对串,十八弯,弯出了土家人的金银寨,九连环,连出了土家人的珠宝滩。 看着还在思考的两个老头,张彥明笑着说“还有藏族歌曲,南诏地区少数民族的山歌小调,巴地的江上号子,蒙古的呼麦马头琴,您们说说,能划分到哪类唱法里?”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王老师问了一句。 “我闲着啊,没事儿就东走走西看看,咱们国内基本上我都转过,美食和音乐是各个地方最具特色的东西,我肯定要欣赏品尝一下。” 也不算撒谎,在梦境中确实他到处都走过看过生活过,这会儿也没有人会闲的没事去调查他讲话的真假。 “我也好想到处去看看。”朱丽有点羡慕,眼晴里全是小星星。 “哼哼,欣赏有个屁用,还不是不识谱。”殷老师怼了一句,把张彥明直接怼墙上去了。 “这些,应该也可以归类到通俗里面去吧?”王老师犹豫了一下问殷老师。 “不准确。”张彥明接过话把“唱这些歌的人,里面一大部分都没学过音乐知识,是完全祖祖辈辈喊出来的调子唱腔,是纯自然的。 通俗就是流行,准确的说,应该叫流行唱法,不拘泥于任何一种唱法理论,也没有自己的特性特色,但是这些地方民族的歌曲大都不是太流行,有着明显的完完全全的地域特色。” 殷老师想了想问王老师“张千的走进高原是不是就是属于小张说的这种?” 走进高原是这个世界里一首歌唱汉藏友谊的歌曲,是这个世界音乐人献给高原公路修建者的一首歌,不过地域特点并不算太明显。 张彥明在一边翻找了一下,把这首歌找出来听了一下,不如青康藏高原的藏味那么浓,不过也算是一首好歌。 “怎么样?”王老师问。 “还行,就是,乌斯藏的风格不太够。我个人感觉啊,不是评论。这个可以算是流行歌曲,达不到原生态的标准。差点味道。” “你感觉的地域性特征是什么?你说说。”殷老师来了兴趣。 “我也说不好,我感觉,咱们国家从北向南,从辽阔到大山大江地区,再到高原地区,音乐的特点就是随着地形地势自然环境来的。 北方地域宽广平缓,音乐就是悠扬,深沉,大江大山地区就是激昂,不屈不挠的抗争,而到高原地区就是高亢嘹亮。 这也和各地过去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关,山区需要喊,草原需要传的远,而高原地区缺氧,需要穿透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