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节 (第1/3页)
。 二丫见此也知再听不出什么来,且她不相信杨浩竟变成那样的人,这中间怕是有什么误会。想毕她便站起说道要去外面找芳姐儿玩耍。 这时几位夫人才察觉自己刚才有些妥,不由都脸上讪讪的。唯有刘夫人忙趁势请二丫带着刘晨及几位小姑娘去外面花园中转转。二丫便领命而去。 如此又过了几日,就在圣驾回京的第二日,李老太太她们就来到了京城。她们与二丫彼此也有一年多未见,乍见之下,自然是悲喜交加,喜极而泣。 老太太和李母看着长高一头的二丫,心中宽慰:二丫人变得白净漂亮了不说,便是这通身都有种娴静沉着的优雅气质,两年前还在地里跑的乡下黑丫头,如今看着倒真是位大家小姐的样子了能出去走走多经些事,眼界开阔不说,连人的精神头都变得不一样了。 二丫又对着祖母言道:“这宅子前些日子都收拾干净了,但并没怎么添置太多的家什,想着等您来了之后再看着作安排,孙女毕竟年幼,怕有些事会想不到。” 老太太拉着二丫的手笑道:“刚才进这宅子,就看着你收拾的极妥当这样就行,咱们家也不用那么个穷讲究。”说着又对着李母说道:“这丫头你教得极好,若是在平安镇只怕就是镇上第一人了。” 二丫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幸亏祖母是在自个家里如此说,要是让外人听了只怕还不定怎么笑我呢,这京城的好女子多着呢。” 老太太笑道:“在祖母眼中,她们再好也不及我的孙女一个指头” 大家都笑了起来。又说笑几句,二丫瞧着祖母神情有些疲倦,便请她们先去房中休息一下,等晚上父亲回来一家人可就团聚了。 三丫因乍进城心中兴奋,也不去休息只在新家里转悠。他虽年纪小,却也记得二姐极疼自己,只是毕竟一年多未见,心中难免有些拘谨羞涩,故也不好意思去二丫跟前,只默默看着二丫吩咐人做事。 此次王管家和王栓也一同来到京城,一来不放心这老弱妇孺一行人,二来也为的是认认家门,以后也好来京城送东西银子。此时他们父子三人正在卸下行李,二丫忙吩咐老孟头等人帮着将车辆东西放到后院偏房中,就赶着王管家父子三人赶紧去歇息一下。 王管家笑道:“二小姐也太小看我老头子了,这点路程可累不着我。” 二丫笑说:“倒不是怕您老人家累着,只是这行李收拾也不在这一时,况且父亲晚上回来也得您老陪着喝酒呢。” 王管家听了也不再坚持,等将车辆东西话好后,这才带着儿子去休息了。 二丫看着三丫躲在一边偷偷看着自己,不由心中觉得好笑,于是笑着把他叫过来。问了几句老家的一些人的情况及今年的收成如何,毕竟血缘和几年的感情在里面,不过才几句话两人就没了那点陌生感,一如一年前那样亲厚。 晚上李父回来后,看到家人都进了京城,心中大喜。二丫早就让做准备好了酒席,这天天气也好,便让人直接在内院掌了灯,将酒席安放在院中。大家团团坐成一桌,就如同当年在平安镇的老宅子中,也不用人侍候,并让下人们也自开一桌大家一同乐和一下。 等大家坐好后,李父和王管家才姗姗来迟。看到父亲的衣衫上沾有泥土,二丫便知定是王管家把那坛三十年的陈酒带了来,父亲定是又将其埋在那桂树下。前世没能喝上,今生定能好好品尝。 正在大家正要举筷大块朵颐时,却听有人叫门。众人不由讶然,老孟头忙起身去前院开门。 不一会工夫,就见几个衣着不凡的仆从妇人跟着老孟头进来,口内说是来给李老夫人请安的。 众人有些愕然,唯有二丫看到那仆妇,心中了然的同时又纳闷:这绵乡伯府怎么会派人来此,前世却并无此事发生,况且竟是派了绵乡伯夫人当年身边的心腹来的,此次到底是绵乡伯的意思还是绵乡伯夫人的意思 就见其中一位妇人上前笑道:“我家主人听说老太太来京,特命我等前来问安。”说完将手中一个锦盒承上。 老太太并不去接那锦盒,只是疑惑地看了儿子一眼。李父也在心中纳闷,他在京中并无相交深厚的人,况且看那仆妇也不似平常人家能使得的,不由笑道:“我在京中并无认识的人,想是家主人弄错了吧。” 那仆妇笑道:“这难道不是翰林院李秘书郞大人家的府邸家主人一直想要见见李大人的,只是实在是近乡情怯,今日听说老夫人来京,特意遣我等来给送礼物。” 老太太母子二人听到“近乡情怯”几字,脸色都一下子变得雪青。李父更是抖着手,指着外面道:“出去我们在京中也无须认识什么人都出去,不然休怪我不客气。” 老太太此时心情已是平静下来,她冷声道:“盛儿,不必理会那不相关的人。也请回去回复你家主人:当年既是已有了选择,那就不要再牵连不清的。我们孤儿寡母生活得很好,不劳惦记。送客” 二丫想了想,也走了出来对那仆妇说道:“就按刚才的话去回复你家主人,这里不欢迎他,请不要打搅我们的生活。孟叔叔代老太太送客。” 那仆妇细细看了二丫一眼,不由赞叹道:“想来这就是孙小姐了啧啧,看这通身气派倒真不愧是伯府小姐。” 李父闻言不由大怒道:“还不送客” 孟娘子见了忙上前道:“我送几位出去吧也不知是哪家不知礼数的,竟是派了这样的人来,也没个眉高眼低的。” 那几个人对看一眼后,便行了礼就要走。 老太太见了不由喝道:“慢着,把拿来的东西带走,这里很不稀罕。” 那仆妇想了一下笑道:“这京中生活不易,多些银子傍身也是好的也请老太太看在家主人的一片诚心收下吧。” 这话一出更是惹得李父怒从心起,让人将人轰了出去,锦盒也一并扔了出去。 那仆妇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