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嫁 (第2/2页)
,没有直接朝堂报到,联络宫中潜伏的人,潜入宫中,目的就是想要先下手为强。 她想解决了永王,引出永裕帝,再解决永裕帝! 燕绥和林擎在边关抗击西番,决不能许这些满脑子尔虞我诈的人坐在皇位上拖后腿。 至于解决了永裕帝之后朝政的安定问题,单一令和李相在,最近一直在联络正直朝臣,姚太尉也还算心志清明,应该不至于大乱。 至于后头皇帝谁做。燕绥说弟弟,侄子,谁做谁做,就一条,得清明且老实,东堂皇室再经不起折腾了。 文臻回京路上已经联系过单一令,暗示了自己几人的意思,单一令表示默许并配合。 只是天京军力多半在永王手中,而附近的大军则在永裕帝手中,燕绥林擎虽有兵,却远水救不得近火,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总得把那只老鼹鼠给钓出来啊! 皇后凤驾浩浩自宫中出,全宫都早早起去观礼。 经过香宫时,文臻看了一眼香宫紧闭的大门。 她确认儿子和德妃安好,回来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探望,怕留下痕迹被发现,在大事未成前,不可儿女长。 此刻却不住多看一眼。 隔壁慈仁宫大门却开了。 太后最近生病了,自然是不会去的,但是德妃还是可以去的。 德妃穿着礼服走了出来,随便儿跟在她后,再后面是张嬷嬷。 张嬷嬷心里糊里糊涂的,太后莫名重病,她求救无门,亲眼看见德妃要杀太后,以为德妃一定会把自己灭口,德妃却也没有,只她吞了一颗珠子,让她乖乖听话,配合行事。 张嬷嬷也只好配合。这几,白里德妃菊牙和那两个小太监,都在慈仁宫正里“伺候”,张嬷嬷对外说是太后指定她们几人伺候,不许人去打扰,自己守在外,也不敢看,也不敢说,也不敢探究那几人在里头到底在干什么。 到了夜间,那几人便离开正,去偏休息,并不许张嬷嬷去正,张嬷嬷也不敢去,偶尔路过那紧闭的门,只觉得里头香气幽微,十分熟悉的水仙花香,却又显得十分浓烈,透着股诡异。 她依旧不敢看不敢说不敢问,小命在人手,做只锯嘴葫芦罢了。 而其余人,因为太后素来也只信重张嬷嬷等几人,也不会平白多事,慈仁宫便这样笼罩在水仙花香气里,一直安静着。 今永王登基并立后,德妃说要观礼,此刻也没人拦。 文臻一眼就看见了规规矩矩低头走路的随便儿,一边走,一边从袖子里掏出什么零食,自己嘴里塞一颗,给前头德妃手里塞一颗。 德妃也就接了,慢悠悠往嘴里一扔。 文臻看着便笑了,随便儿把照顾得不错,得赏。 不知怎的也有点饿,她顺手从礼服口袋里摸出怪味豆,给自己来一颗。 她到哪都带着零食的,她自己并不十分吃零食,这是为燕绥养成的小习惯。 随便儿忽然抬头,文臻立即转开眼,不想现在被他发现。 虽然可能很小,但万一儿子很想她,控制不住扑过来呢? 随便儿一转眼,看见了远处凤辇上的皇后。 他知道这是闻近纯,知道这是那晚被他踢下密道的女人,居然最后混成了皇后,可见也是一个不简单的角色,他正想拉着离那女人远一点,忽然看见那涂着蔻丹的手指一弹,一颗什么豆子飞起,那凤辇上的女子一偏头,用嘴接住。 随便儿双眼霍然大亮。 老妈! 老妈偶尔化妆,怕零食弄脏口脂,就会这样吃,自诩为潇洒又优雅。 老妈怎么来了? 怎么还当上了皇后? 便宜老爹呢? 随便儿忽然扯扯德妃的袖子,低声道:“啊。” 德妃:“嗯?” “我娘如果改嫁,你有没有想法啊?” 德妃居然还认真地想了一下,道:“第一感觉幸灾乐祸,第二感觉略有遗憾,第三感觉,算了吧,这不可能的。” 随便儿:“啊,你觉得僵尸会有想法吗?” “他不会有想法。他会有做法。比如杀人放火血流成河之类的。” 随便儿:“那你说,我如果成功阻止了我娘改嫁,我那便宜僵尸叔叔会不会欠我一个很大的?” 德妃:“道理上是这样的,但你爹这人,讲过道理?” 随便儿:“……” “所以这会不会还你,以及以何种方式还你,非常难说。他很可能还会揍你,因为你没有及时打消你娘脑中的神经病计划。” 随便儿:“……” 半晌他懒懒手一摊:“那还是去逑。” 德妃:“不过我可以奖赏你,毕竟你娘那个人,虽然我看她做我儿媳妇不怎么顺眼,但是她做别人媳妇我更不顺眼啊。” 随便儿精神一振:“好唻!你奖赏我啥啊!” 德妃:“菊牙贵妃。” 菊牙:“……不是老牛,不吃嫩草,谢谢。” 随便儿:“……啊,您真不愧是我爹的娘!” …… 文臻可不知道那对祖孙已经发现了她并进行着不可告人的权钱色交易。 凤辇到了仁泰前的广场,左黑右红的文武官员雁翅排列,一道长长的红毯逶迤向大高高的云阶之上。钟鼓齐鸣,雅乐韶音。 永王立在仁泰前,龙袍冠冕,他天生气度洒然,肃穆庄重朝服也不能掩自在风流,平天冠垂下的珠串遮没了他的神,依稀能见一双天生深邃的眼眸。 只是谁又知道,这天生魏晋风度,侧帽风华的男子,一生却牵扯羁绊,不由己,泥潭深陷,不能自拔呢? 文臻吸一口气。 她要拖着这一上百斤的披挂,走过这上千台阶,享受母仪天下的无上“荣光”。 闻近纯还比她瘦,个子也比她高,她不得不稍稍拎着腰带拎着裙摆,以免在玉阶之上栽倒。 好在所经之处,百官俯首,直到台阶最上方,得圣旨不必下跪的单一令,忽然斜斜递过来一个眼神。 文臻对他微微颔首。 她走了过去,永王微笑着伸手,文臻垂下脸状似羞,晃动的珠光相对,谁也看不清谁的脸和眼。 帝后立于大之巅,接受群臣山呼礼拜,黑压压的人群偃伏如草,头从洁白的广场延伸开去,那一片阔大无边无垠像雪色的海,而在高高矗立的汉白玉牌楼的另一端,是宽广的长街,长街两侧的麒麟和飞龙石雕在霞光中飞腾,更远一点则是道路纵横格局对称的无数坊市和民居,民居的尽头延伸开青灰色的高大城墙,城墙上深黄色燕字旗猎猎飞舞,笼罩着更广袤大地上的田野、山川、河流、城池和熙熙攘攘芸芸众生。 这是清晨的东堂,巨大而遥远,此处从天光中醒来,彼处却还可能沉于酣眠,但升斗小民出而作落而息,并不明白这一王朝又换了新主人。 奏乐、祭告、祝祷、宣金册、授宝印、焚香、拜礼……一连串繁琐的仪程之后,宝座及宝座之侧,坐下了东堂皇朝的新帝后。 百官鱼贯而入,文官位于东,武官位于西,金吾卫甩鞭,羽林卫卷帘,再次行三跪九叩礼。 新皇帝年号昨在太庙已经定了,是为永嗣。群臣当时听着这两个字,想着年已四旬还无子的永王,都觉得很是讽刺。 文臻却隐约明白这年号里代表的意思,可她还是觉得讽刺。永远记得你的后代有什么用呢?她已经因你而死了。 御座上,永嗣帝忽然微微倾,向她凑过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