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七章 联军伐董,混水摸鱼 (第1/1页)
说这么多,重点当然就是这个董卓了。 这次,邵晓瑜在征战天地中的一切布局,全都是围绕着讨伐董卓这点来进行的。 她玄武内甲仍欠缺的二十余万战魂看似多,但有了系统的人数校正,一场虎牢关之战就差不多能满足她的需求。 嗯?等等,董卓这方有那么多人给他们杀? 不、不、不,别误会了,邵晓瑜此次,要加入的可不是讨伐董卓的联军一方。 用冠冕堂皇一点的理由来说,为一个贤良的忠臣,要帮的自然是汉室。 至于,被董卓胁迫的汉献帝到底是否算是正统汉室嘛……谁在乎? 而粗暴点的理由就更简单了,在邵晓瑜的记忆中,待董卓拥戴汉献帝上位后,可是有许多不明所以的玩家以为这是个机会、加入了董卓这方。 为公正廉明的系统,偏颇之事自然不可能会有,当玩家在董卓这边击杀联军时,积分也不会短少的况下,她加入哪边都是可以的。 想当然啦,对于需要大量战魂跟功勋的邵晓瑜来说,帮人少的那边才是正理! 事,就从袁绍被董卓bī)离洛阳、而后董卓bī)死刘辩、另立刘协为汉献帝开始说起。 公元189年,中平六年。 “并州牧董卓废少帝、另立刘协?” 当早早进入汉朝权力中心的秦顾将这消息传回秦王朝这头时,秦泰内心其实是非常意外的。 毕竟,何进诛杀蹇硕、何太后灭掉董太后一事才在不久前而已。 在他想来,朝廷的权力斗争应该到那就该暂时告一段落了。 ──内患四起的况下、朝廷不稳定是非常要命的,系统应该没可能这样安排才是。 谁曾想,何进会那么不给力? 在已经掌控全局的况下,竟然还被反杀…… “各方反应呢?” 揣摩这消息内里蕴含意思的同时,秦泰对着会议室内其他部属这般询问。 而坐在旁边的几人一听到这指示,马上就有人出面接过话头: “这消息应该还没传出,不过接下来、各方诸侯恐怕都会有所动作……” 跟邵晓瑜大费周章的找好资质的npc来进行训练,进而安排走商路线、建立报网不同。 秦王朝跟天谴军在搜这方面,并不需要如她这般、费这么大的力气。 ──诸君以为,为何前头他们会做出犹如大海捞针的动作,想找出关键npc呢? 人手充足的他们,在知道哪些npc对运势影响是比较大的后,接下来就简单了…… 或是以谋士一类的分、潜伏到目标npc旁,或是当一般的贩夫走卒,游走在各个城池间的平民百姓间。 虽然在这封建年头,大事还大多都是掌握在贵族手中没错,可是每当严重的事发生,想要完全瞒过当地的百姓还是不太可能的。 在这种双管齐下的搜方式下,很少有报会从他们手中错过。 “这样?” 听完回报,知道现在这消息扩散的速度并不算快的秦泰微微沉吟了下。 现在,摆在他眼前的有两条路。 第一,完全不阻拦这消息,让这个重要消息顺其自然的传递出去。 这种况下,他们或许会成为比较被动的一方,但看完npc们的反应、再跟着做动作,风险绝对是比较低的。 第二,进行拦阻之后,有条件的将这消息传到那些关键npc手中,并且怂恿他们发动讨伐战。 以灭贼、清君侧的方式发动战争,站在理字上的他们绝对能拢络绝大多数的民心。 这况下,就算是失利了、损失的也不过是那些npc们的势力,他们说不准还能趁这个机会,让自己在他们手下的部属往上爬升几个阶梯。 不过,若是讨伐失利,因而损失了那些爬到高层的眼线,想要再重新培养一个,就会困难许多。 “罢了,这次消息便不阻拦吧。” 摇了摇头后,秦泰把后续这个高风险也高回报的选项否决掉了。 毕竟现在这个篇章也不过发生黄巾之乱、凉州之乱两场大战役罢了,篇章之名‘三分天下’暗藏什么玄机、他们都还没摸透,现在就太急功近利太过不智了些。 “是!” 在现阶段、唯一一个能阻拦消息传播的玩家势力选择不插手后,历史车轮自然就稳稳当当的、跟随着正常的轨迹继续前行了。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 董卓在洛阳中废了少帝、另立献帝,巩固自己的权利,并且独揽朝政之事,已经渐渐传了开来。 一开始,远在各地的诸侯对此事还没有太大反应。 反正过去汉灵帝那样昏庸,他们也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子。 ──天高皇帝远的,你乍乍,别影响到我就行,颇有些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意味。 然而,接下来董卓的动作、却让各地诸侯们开始不爽了。 使丁原部下,让号称三国第一战神的吕布杀死了丁原,并且夺其兵马也就罢了,反正拢络兵权嘛,这种招式并不算太过 bī)走袁绍……恩,这也还好,毕竟各地跟袁氏家族交好的或许会有,但也绝对不多。 四世三公的后人被bī)走,不就代表原本的位置挪出来了? 这时,各个npc势力还是隔岸观火的居多。 但,他在洛阳实行恐怖统治,纵容士兵掳掠,连皇室、公主、宫人也不能幸免,这就太超过了。 再怎么说,现在这个天下还是汉室的天下,这般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根本毫无人可言! 因此,自此之后百姓对他恨之入骨,也激起各地群雄的痛恨。 不过,董卓受周毖、伍琼之言,为收纳名望和平息反对,重新任用党人,荀爽、陈纪、韩融都不自愿地受到任用,又以袁绍为勃海太守、韩馥为冀州牧、刘岱为兖州刺史、孔伷为豫州刺史、张邈为陈留太守、张咨为南阳太守等。 但这些举动也不能平息各地愤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