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宋缺的最后七天 (第2/2页)
,终于有一天,在一场前所未有的暴雨里,铃衣就在阿婆石道的上一层,看着阿婆被水位淹没。 阿婆的表情没有太多的痛苦,只是遗憾和不甘心。 她早就活够了,在水位即将淹没她之前,那股恶臭侵蚀着她老去的身体。 阿婆抬起头,看着石道上方的铃衣说道: “三十年了啊,怎么每次抬头的时候,依旧看不到太阳呢?” 这是阿婆的最后一句话。 带着这样的遗憾,深潭的底部又多了一道不甘的灵魂。 那一天铃衣哭的死去活来,即便是被父亲放弃的那一刻,她都没有那般哭过。 也是在那一天,她终于成了一个深渊里的人,开始适应这里的节奏。 强者生,弱者死。 这并非是来自于强弱之间的对立,而是来自于天外。来自于那些该死的雨水。 生死是让人难以释怀的。 可如果见惯了太多的生死,便终究会麻木。 每过一阵子,传信乌鸦也好,那只蛟龙也好,都会带来新人,安置在石道的最下方。 新人的存活率是最低的,因为从某一年开始,新人几乎都跟铃衣一样,是十二岁的孩子。 铃衣在挖矿之余,便会代替阿婆,为一些生病的人检查。 石道上一共约莫有三千人。 原本有十数万。却大多埋在了深潭之中。 铃衣没办法在一天之内沿着峭壁上的石道去给每一个人检查,往往三千人需要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才能探完一遍。 大人和老人们都惊叹这个女孩子的活力。因为一年四季,铃衣总是没有停止过诊断。 也因为无论医生的职责多重,铃衣每天挖的矿也都不少。 她像是这里最努力的一个人,她也经常对着其他孩子说道: “我们是秽物之上的爬虫,但只要不断地往上爬,总会有一天,能够爬到太阳照耀的地方吧?” 这是一个不现实的愿望。 一些在这里生存了数十年的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会有出去的一天。 但也有一些人看着深不见底的深潭,认为大家努力了数十年,也许已经……将石道挖到了很高很高的地方。 只要大家在努力一些,或许便能够在这深坑里,修出一条能够通往顶端的道路。 人们这么相信着,也许再过五年,十年,或者二十年,他们终究会有离开这里的一天。 …… …… 矿锄挥舞的时候,铃衣很喜欢唱着歌,她已经不记得歌词。 便是哼着调子。一些同龄的孩子便跟着一起哼。 这些歌曲就像是号角一般,能让他们已经酸涩的胳膊继续挥动着矿锄。 “大姐头,今天好像扔了个人下来,我看他还昏迷着,不再是跟往常一样的十二岁的孩子诶。” “是么?这倒是很稀奇。你们别偷懒,我去看看。” 铃衣听着石道下方的一个小孩的话语,便放下了手中的矿锄。 她前些天刚检查完了整个石道上所有人的健康状况,最近算是能腾出一些时间全部用来开凿石道。 尽管新人的存活率极低,但铃衣还是会去关心一下。 很多人被流放到深渊国里的时候,都会很不适应。 视觉上的不适应,因为这里太暗,终年难见阳光。 也有嗅觉上的不适应,因为人们脚下,便是一个埋葬了十数万腐烂生命的水潭。 人越多,开凿的速度越快,本着这个想法,铃衣还会对新来的人,进行一些说明,算是生存教育。 从很多年前开始,来到深渊底部的新人,便都是十二岁的孩子。 铃衣看了看,这个昏迷不醒的男人,应该跟石道最上方的人差不多,算是二十出头。 “没有生病,从来没有见过脉象如此健康的人。”铃衣把着脉,有些好奇的看着这个人。 这个男人有着很俊秀的面容。 虽然昏暗中看不清细节,但轮廓便足以看出来这个人大致容貌。 虽然对于堡垒的记忆,都停在十二岁之前,但铃衣还是有些见识的,她确信这个人该是某个身份尊贵的人。 衣着上便可以确定。 铃衣皱起眉头,因为这个时候,忽然下雨了。 石道上的人们立马开始惊呼起来,每个人都开始贴着峭壁,准备避雨。 铃衣准备搀扶着这个新来的,往石道上方走,但这么做的时候,才感觉到这个人好重。 “快点醒过来!新来的!这里的雨很大,只要几个小就能淹没一层石道!” 拍打着男人的脸,铃衣语气有些着急。 好在这个时候,男人醒了过来。 这个男人自然是宋缺。 意识回复的时候,宋缺首先是感觉到了难以想象的恶臭。 昏暗的环境倒是无所谓,作为队伍里的眼睛,宋缺的目力惊人的好。 “醒了?快点跟我过来,等会儿这里就要被淹没了。” 铃衣大声的说道。 深坑里的雨势很诡异。不过短短的几秒钟,就开始猛烈起来。 宋缺终于清醒过来。 “这是在哪里?” “圣地。你已经被流放了,想活命的话,就跟我走!” 铃衣拉着还有些茫然的宋缺,开始往上层的石道走。 每一次大雨降临,人们便会挤在石道的最上方,整个石道上层往下看,都是密密麻麻的人。 最下方的人,能做的事情只有一件。 便是祈祷雨势快些停住,在水潭里的水漫上自己的鼻息前停住。 这也是人们不推荐去救人的原因。 因为去拯救谁,便会把石道上方的位置空出来,下方的人便会为了活命去挤占这个位置。 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好在这一次于众人来说算是比较幸运。 雨势很急,但距离上次下雨已经过去很久,人们挖出了两层的石道。 安全线比以往更高。这雨势若几个小时内能够停住,很快便会 铃衣带着宋缺,躲在最下层的石道。 宋缺便看见了巨大的水潭里的水,竟然以rou眼可见的速度在涨上来。 他本就是极为聪明的人,很快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人们在雨停的时间不断开凿石道。 大雨降临时,如果雨势较小,石道便不会被淹没,在石道下方的人便能够存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