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初来 (第1/1页)
又过了两个月,便到了1889年的四月底。 这一年,八和会馆正式落成,各戏班班主商议后决定八和会馆于今年五月正式开馆,届时,将大庆十日。 因而无论是已经声名大噪的红伶还是一直默默无闻的配角,亦或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伶人,大家伙均摩拳擦掌紧锣密鼓地练习着,期盼开馆之日,可以大放异彩。 这期间,凌罗和沈康靖虽平日里时常相见,愈发熟络,但双双却一直克守礼节,谁也没敢越雷池半步。 有一天傍晚,二人饭后在两家附近走动时,沈康靖与凌罗无意中谈到了自己理想的生活。 那日,夜色正朦胧,走在薄暮中的他悠然随口道:“我呢,其实自那次马江海战死里逃生后,心里的恐惧就一直没能散去,从那开始,我想清楚了一件事,自己根本没我爹那么强大,也没我爹的鸿鹄大志,最多也就有点守业的本事。” “若是每天可以回到家陪夫人一起吃晚饭,一起聊聊天,一起闲走走,一起做喜欢的事,在我看来也就足够了,若是再有空闲,可以带上妻儿一起出个海,玩上个把月,那此生简直别无所求。”沈康靖这段话确实发乎本心。 其父在众人看来皆乃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他自认为自己不及其十分之一。 可他的愿望却与凌罗对美好生活的想象甚是契合。 那一刻,内心被深深触动的凌罗紧攥着衣角,好半天才从惊涛骇浪中寻回了平静,终于她感慨万千地回应道:“是啊,很好,若是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让我做神仙我也不会换。” 见凌罗眼角眉梢带着笑意,语音语调满含柔情,沈康靖也忽地有了种知音得觅之感。 接着,二人默契地相视一笑后,一齐走向了浅紫烟色的夜幕当中。 1889年四月的最后一日,凌罗在沈康靖的陪同下来到了尚未开馆但已基本落成的八和会馆之外。 双双仰头的二人见硕大的牌匾高悬于门庭上空,上联写着“八音八表高奏升平调”,下联则为“和乐和衷同讴盛世歌”,如此气派雄浑的十几个大字让凌罗和沈康靖眼前一亮的同时,亦不免心头为之大振。 心情大好的二人走入后,见了内物更是惊叹不已,木雕、石雕、砖雕、灰塑和陶塑这些华美瑰丽的装饰皆在八和会馆的墙头屋檐中交叠出现,好似青衣花旦的金簪步瑶熠熠生辉,美轮美奂。 紧接着,两人移步至广福戏台,其内乌瓦鎏金颇有庄重浑厚之感。 巧得很,此刻,凌天正在同穆思远对戏,演的是经年未再唱过的《梦断香消四十年》。 这是他二人时隔多年后的再度合作,近二十几年来,穆思远潜心创作剧本,已经鲜少登台了,而凌天的黄金搭档孟新伦这两年又患了病,若不是凌天极力相邀,穆思远定不会再度出山。 这时,他的夫人叶展盈正在台下如痴如醉地看着二人,颔首低眉间已是忘情之态。 一段戏毕,凌罗等台下的观众拍手称赞,贺二老风采不减当年。 凌天今年已是五十有二,因cao劳过度,最近这十多年来身体时常抱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