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一章 花鸟大夫酒囊卿 (第1/1页)
汴梁城西,靠近昭德坊的街前,有一间大宅子。 此处本是杨霖给自己的姘头段妙贞准备的,段氏献国之后,便住进了此间。 对于女儿和少宰杨霖的风言风语,段正淳也听到一些,不过他并不反感。 大理段氏现在的处境十分微妙,有一个朝中巨擘关照,总好过全族山下提心吊胆的。 关于宋廷的权势排行,他早就清清楚楚,那些大理国内的宋军,也都是杨少宰的手下。 段正淳住进这府邸中,才发现此处竟是意外的好,用度不下于大理皇宫。 自己的女儿哪有这些钱,来汴梁时不过是带了几个老仆,其他的都是高氏安排的人手,钱财也在他们的掌管之中。 现在看来,自己女儿的衣服、首饰,全都不是凡品,尤其是满头珠翠,动辄就是金玉翡石,段氏也是穷皇帝,自问是拿不出来这些钱给女儿置办首饰的。 花厅内段正淳正在胡思乱想,只见远处两个少女笑着走来。 段妙贞和郑云瑶把臂扣指,芳息相闻,吹鬓如柳,并肩靠头,模样十分亲热。 见了段正淳,叫了一声伯父,后者赶紧笑着应承一声。 这是皇后的亲meimei,段正淳不禁有些高看自己女儿的本事了,来了大宋才几天,就和这么多当权者挂上了勾。 郑云瑶只是和段妙贞亲近,对着她爹有些不自在,拍拍她的手背,微笑道:“爹爹,我把瑶儿送回家。” “去吧,见了郑太师注意莫失了礼数。” 段妙贞不知为何,心情大好,笑道:“知道了。” 段正淳看着两女的背影,眼中有精光闪动,据说那钱家献国之后,有几百个进士,当宰相的也不在少数。 复国肯定是无望了,若是能成为钱氏那样的望族,也不失为一个弥补祖宗的好办法。 -- 昭德坊,书斋之中,坐着一班士大夫模样的人物,奇怪的是人人都是一身道袍,未曾着冠,只是乌木横钗簪发。 大袖飘飘尽显疏阔之态,就好像都是宦海倦游,从此芒鞋竹马道袍,寄情于山水之间的闲散人。 只有杨霖知道,这群人对权势的热衷,只怕是比真道士对成仙的渴望都大。 这些都是蔡京新政,裁撤掉的官员,蔡京也还算是厚道,答应每月都按时给他们发放养望钱。 但是对于大宋的文臣士大夫之辈而言,断了仕途上的前程,比杀了他们也好不了多少。 这些人想了半天,蔡京老贼下的手,朝中也只有杨少宰能帮自己了。 于是他们聚到一块,前来找杨霖,希望能够换来少宰的支持,众所周知杨少宰手下没多少人。 自己这些人,都是宦海沉浮的老官了,杨少宰或许会仗义执言帮助自己恢复官职也说不准呢。 谁都知道杨霖的另一层身份,所以他们便投其所好,道袍来见。 众人来时已经商量好了,此刻端坐书斋内,安安静静等着杨少宰前来。 突然,一阵脚步声传来,众人一起竖起耳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