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九十九章:上天之恩泽 (第1/1页)
吕洞宾笑道:“许多修行的人,其实是在用他的行为举止谤诽神仙。” 翾楚说:“师父这个说的什么意思?” 行为举止,不就烧香拜神么?难道还有什么丢人不得了的举止,诽谤神仙了? 吕洞宾笑道:“上香、放生都是好事,只是别太过了,别太执了。太执着修行,太执着增加功德,本就是有问题。” 翾楚说:“哦,有时想一想,修行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显示自己比别人高一等?为了显示自己了不起?为了将来做个神仙?还是为了让自己有能力和勇气好好地生活。当然也有很多人修得非常好,跟他呆在一起,非常舒服,非常安宁,感觉有一股安宁的能量,流入你的体里,有一种破迷开悟的智慧光芒把你的生活照亮。” 钟离权笑道:“神仙只能给我们解脱痛苦的方法,神仙不是超人,神仙不可能亲自度我们,只有我们自己按祖师的教诲去做才能度自己。度自己,深入自己的内心,用智慧化解内心种种负面绪。神仙自做,莫向外求。你就是你自己的本心,神仙就是我们的先天本。” 吕洞宾笑道:“有更多的人需要我们的帮助,正义会传染,邪恶也是如此,为现在的别人做善事也是为了将来的自己。传递温暖,拒绝冷漠!” 翾楚说:“听说地府有幅对联上联云“阳间三世,伤天害理皆由你”,下联云“曹地府,古往今来放过谁”,横批是“你可来了”。这善恶真的只是在曹地府才管得了吗? 吕洞宾笑道:“古训云:“积善余庆,积恶余殃”、“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古人深信因果,对于天地神明都是心存敬畏,认为行善去恶是本份内的事。然而有的人不善于观察,却说那个人行善却没见到好的际遇,那个人做恶却也没见其得祸,因此心生疑义,怀疑善恶报应。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报应有早有迟,比喻形与影是说报应是必然的,一般说来,早报较轻,迟报从重,一切都在天理的安排之中。” 钟离权:“人如果能明了因果承负事理,把报应二字反复思考,择善而从,自然就会避免恶报,得到善报。以下为古籍中记载的几个故事……” 翾楚说:“什么故事?” 钟离权笑道:“天理良心,许克昌致富延福子孙,明代善书《绘图宣讲集要》中《天理良心》中写道:朴儒许克昌无钱过年,将祖上所遗“天理良心”四字匾额当银四千而归。其妻问钱从何来,许克昌以实相告。其妻:“何谓天理良心,竟如此值钱,君曷为我言之。”许克昌一一解说,其妻皆言不可当。许克昌便将匾额取回,铺主知其原由后,认为许克昌是忠厚人,遂请其帮助经理。” 许克昌为人厚道,店铺自此生意兴隆,一忽做一梦,梦见一张纸上写道:“天理良心,尘世尽忘,许门不失,喜煞上苍,恩赐克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