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一十一章:摄生之道 (第1/1页)
道姑翾楚正文卷第七百一十一章:摄生之道吕洞宾笑道:“无论如何,想要休闲得道,还是要长寿,才能长生不老……” 翾楚说:“对呀,师父,如果功夫再好,没有好的健康的体魄,长寿不了,那都是白搭了!” 钟离权笑道:“哈哈哈,言之有理……” 翾楚说:“我们道教不是,最注重养生么?” 吕洞宾笑道:“养生,从古至今永恒不变的议题。人们通过对生命的探索以及对长生不老的希冀,发现了吐纳、导引、服气、外丹、食疗等多种养生手段。” 翾楚惊奇道:“炼丹也是养生?” 吕洞宾笑道:“炼丹的目的不是为了长生不老吗?” 翾楚说:“呀!也是,炼丹吃了可不是就渴望像吃了千年人参一样可以长生不老么!” 吕洞宾笑道:“道教养生历史,大略可追溯至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广成子告黄帝曰:“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行将至正。必静必清,无劳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于是正式拉开了道教养生的大门。在此之前,虽然先民已发展出一些通过舞蹈来舒展形体的养生方法,但并没有形成真正完整的养生理论和体系。“” 钟离权笑道:“养生、摄生不是难在方式方法的推广,而是难在如何从心境上革除陋习,一切取决于己心,而不在于方法。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道德经》五十章。” 翾楚说:“时代发展到今天,养生这词已经在无形当中被“妖魔化”。每天充斥在朋友圈中的各种养生知识相互碰撞,相互否定,让人们眼花缭乱,甚至养生到最后整个人不但身体没变好,反而每况愈下。比如很火的红豆薏米水,这一“除s法宝”就刷遍了朋友圈。有人说好用,有人说不好用,都是有理有据,让人看完之后真假难辨。其实s气种类繁多,又岂是一碗红豆薏米水可以包治百s的。甚至于家里的许多老人已经把养生当做金科玉律,吃喝都要按照克数衡量。那么不禁要问,上古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饿了吃,渴了喝”如此“不良”的生活习惯怎么就能寿得一百二十呢?” 吕洞宾笑道:“养,《说文》中解释为供养。养生就是通过种种手段,保养我们的rou身,从而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其实养生是一种被动的体现,是由rou体主宰精神,身体保养得越好反而越娇贵。很多人忙忙碌碌只知道保养身体,却永远不知道为何要这么做。即便真将这身体保养得长生不老也不过是吕祖口中的“寿同天地一愚夫”罢了。” 钟离权笑道:“摄生之道应先正其心,其实道教当中最根本的养生之道是摄生之道。老君早就提出了“善摄生”这一重要的概念。摄:把握,把握住自己生命。就好比生活中动静尽可随意,但主宰不动。这也是道家哲学中“和光同尘,挫锐解纷”的体现。道教丹法中认为,人之神有先后天之分。因为六尘感染只由后天之神主宰一身,因此动静无常,欲望丛生。目妄视,耳妄听,鼻妄香臭,口妄言味,身妄作役,意妄思虑,故终不归根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