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上架感言 (第2/2页)
贺府,原本叫襄荷府,魏朝特色两州合府名。虞高帝占领之后,因为立都的事情,争论不休。有贤臣来,说明厉害还关系,最后立都荷城,虞高帝取得天下之后,就改名贤贺府。 怀化府,最南边的一座府,是南蛮的所在,不过宋朝就被占领,魏朝废州设府,虞朝沿袭旧名。 东海四府,这书重点了从北到南介绍,第一就是金阳府,和幽燕府隔着一条齐云山脉,陈朝的时候众人认为最北边的地方(至于当时的燕州和幽州,陈朝还试作蛮夷之地。) 然后衍圣府,圣人的家乡,魏朝特别设府,表示尊文教,敬圣人。虞朝改衍圣为继圣,因为当时圣人之后嫁给了虞高帝。 沧海府,魏朝叫做海安府,取得海宁和安水两城,虞朝觉得不雅,就改名沧海府。 海晏府,也是因为海宁府太大,尤其是魏朝遗民太多,所以拆出来的。这书时间段就是要说这里。 京畿四府,直隶府,南直隶,天辅,天弼,因为魏朝和虞朝的京城都在在平原上,无险可守,于是分出四府来。 直隶府主要面对北方,南直隶面对南方,天辅,天弼和京师成为犄角。 这是二十二府,还有四渎。 玄河位于最难,从青州府南下武凉府,到益安为壮阔,穿贤贺府而过,陈朝之时,以玄河为界,河左四府为南蛮所占,魏武帝继承陈统,挥师南下,收地百里,设怀化府。后经文帝,武帝,穆帝三代之力,收东南府千里沃土,为表不在南进,设东南府。后历英帝,元帝二朝,南蛮作乱,明帝再次南征,收地百里,设城二十,建悦华府。 北上便是京淮,上古本无,因为宋哀帝无道,欲从西京南巡,于是开凿帝江,后历代定都西京,为联系山东诸府,大兴修炼,后魏武帝定都永安之后,淮水绕永安,遂名京淮。 再北便是帝江,上古之时,玄帝出生帝江,建立远玄国,以帝江而下,后五王相禅,接定都帝江左右。然西北出现西人,晏元府出现北狄,赵、曹、宋、陈四朝之时,北方皆以被蛮夷所占,后魏武帝起兵幽燕府,攻克蛮夷,设晏元府,上阳府,以三府为基,承天授命,尽收陈地。而魏武帝北征云歌府后,重病不起。后魏孝帝,魏惠帝,魏仁帝,皆重文治,魏仁帝殡天之后,子嗣相争,魏哀帝,魏泯帝,魏殇帝,魏元帝皆英年早逝,到魏哀帝崇圣年间,百官贪权,上下相争,各地叛乱,终被虞替 最北就是护洛,和帝江同源,不过流经北方四府府,乃是北狄的母亲河,上古之时,因为北狄不知舟船,无法过洛而攻华族,五王相禅,哲王之子商云不肖,起兵相争,败伯劳于帝江,伯劳之子太安北渡护洛,授北狄舟车甲车之术,北狄遂成华族之患,后历朝南迁,直至魏武挥鞭,追亡逐北,武帝性甚仁,虽收其地,但设四城,以通贸易,城立之时有卿云之兆,北狄怀恩做卿云之歌,君臣融融,顾名云歌府。 各地的小知识也有很多,不一一贴了。 除了地形,还有人物小传。 比如魏末的武英将军。 言家,历代都是执掌朝政大权,现任言家家主便是执掌天下兵马的言太师,言太师只有一个儿子,而这个儿子体弱多病,受不了疆场之苦,而这个儿子也只生了一个女儿言灵,言家的重任就只能交给上言灵。 言灵虽然身为女人,但是懂事以来,穿着多是戎装,很少女儿装扮,言灵也以男儿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十六岁便随着元帅王长军东征西讨,四年之后,成为朝廷十将军之一的武英将军,有了自己的军队,虎英军,镇守西北,让西域各国不敢东进一步。 首次和高皇帝相识,便是高皇帝前往天山寻找天山雪莲,两人在漫漫雪原中相处了三天,找到雪莲的时候,更是合力战守护雪莲的异兽摩蹉,高皇帝的红莲剑法和言灵的赤阳刀法相辅相成,如同天造地设一般,此战之后,言灵对高皇帝有了好感。 高皇帝为了报答这次采取雪莲之恩,于是不顾重伤之身,和言灵一起前往骊山剿匪,言灵艺高人胆大,决定孤身试探山寨,言灵化作翩翩公子进入到了山寨里面,以自己的机智和辩论,躲过了几次杀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