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冷面阎罗鬼见愁(六) (第1/1页)
秦州夺取洮州,只是单纯性的掠夺,秦风的意图成为汉唐文武百官在朝会上重点讨论议题。面对着众说纷纭的猜测,中宗李旻并未阻止,而是悄悄地把他们分成了几个派系。 一场朝堂争论之后,杜阁老在无声无息中占据了上风。正如他所说的那样,秦侯这是在向朝廷示威。身为河西鹰派的代表,朝廷在西域政策上退让,让河西军声望跌落。因此秦侯才会做出如此行径,来证明河西军绝非浪得虚名。 杜阁老由浅入深的剖析后,文官集团原本分歧烟消云散,大家逐渐统一意见。觉得朝廷应当支持秦侯的做法,至于慕容大夏的谴责质疑,应当予以驳斥。武将中的李解是中立派,他向来安分守己,那边也不帮助。剩下持反对意见唯一能与杜阁老相比的就只有洛阳王李青。 李青从军规与法度两点介入,对杜阁老没提到方面加以说明。在李青把一些细节陈述出来后,原本倒向杜阁老的文官,方才发现了一个他们完全忽视的问题。 秦侯未从朝廷兵部拿到调派文书与虎符,擅自出兵攻打大夏,完全是在藐视朝廷法度。后果轻则撤封免官打入刑狱,重则会被扣上造反的帽子,诛连九族。 在对待河西地方军阀的态度上,显然身为文官集团领导的杜阁老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毕竟秦侯攻打的是大夏,而不是自己人。再加上秦侯夺取的不少物资有一大部分送到了安京,杜阁老觉得这是秦侯对朝廷示好的信号。大家是自己人没必要为了一个大夏而伤了和气。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杜阁老所想确实没错,能用嘴皮子解决的尽量不用武力来解决。何况文官之政在于一个和字,不论是家事还是国事只要和,那万事才会兴旺。 可最终让杜阁老意外地是,中宗李旻在听到自己所讲之后,脸上并未露出半点表情,这让不禁让杜阁老觉得有些不对劲。想到洛阳王所说话中的深意,杜阁老瞬间明白了过来。可他左思右想之后,要是自己提出反对意见,不等于打了自己的脸嘛?因此在洛阳王继续说话后,杜阁老立即复位闭口不言。 身为如今汉唐名副其实的二号人物,在洛阳王继续说出此事的利弊之后,朝堂之上居然无人再提出反对意见。这让洛阳王都有些意外,阐述完毕时洛阳王与中宗李旻对视一眼,中宗李旻轻微地点了点头。 退朝之后,杜阁老喊住了洛阳王李青,二人在中门回廊尽头伫立良久。 “王爷,河西之事难道真的没有回转的余地?要知道一旦对秦侯动手,整个河西便会祸事连连,难保不会引来外敌觊觎!” “阁老,这种显然易见的问题,方才在朝堂之上便已知晓。您又何必刨根问底呢?” 杜阁老感叹道,“哎,我不是王爷您,有些事毕竟陛下未曾跟我提起过啊!” 李青会心一笑,想来是杜阁老有些嫉妒洛阳王与陛下之间的亲密关系。要知道在洛阳王没有回京之前,杜阁老一直是中宗李旻的心腹之臣,许多大事都会与其商议后再做定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