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三十五章 小方呢? (第1/1页)
全职国医第一卷实习生涯第七百三十五章小方呢?“冼大哥应该不止在急诊科调研吧,其他科室也去?” 方寒和冼奋一边走一边聊着。 “嗯,其他科室也去,急诊科待的时间多一些,其实想要做这个调研,还是急诊科合适一些,去了其他专科科室,都是专病专治了。” 方寒点了点头,这个倒是,每个科室都有属于自己的领域,去了专科科室,其他科室基本上就插不上手了。 特别是中医科,除非特殊的患者,其他科室基本上不会邀请中医科去会诊,也就急诊科邀请的多一些。 “西医治标,中医治本,强强联合嘛。”李俊贤插了一句嘴。 冼奋笑着摇头:“李医生这话就有失偏颇了,准确的说应该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冼大哥说的不错。” 方寒对冼奋的这八个字非常的赞同,总结的非常精辟。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临证必须把握病情的轻重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患者各种病症纠缠于一身的时候也要守方有序,不能病急乱投方。” “小方说的很对。” 冼奋点头::“这个我也做过调研的,相比起来中医治愈之后的复发率确实比较低,就拿病毒性感冒来说,我跟踪了100位患者,中医治疗的患者和西医治疗各一半,西医治疗之后的复发概率是百分之二十一左右,中医治愈之后的复发率是百分之三左右。” “这个调研也是在燕京医院做的?”方寒问。 “对。” 冼奋点头:“我在燕京医院做调研好几年了,一有空就来。” “看来冼大哥不一般啊。”方寒笑了笑。 一有空就来,还好几年了,这个不是一般的燕京医科大的学生就可以的。 不过就调研的这个结果来说,还算中肯,相比来说中医的预后确实要比西医的预后好一些,而且燕京医院又是顶尖医院,中医大夫的水平都不差,这要是换了地方性的中医医院,数据可能还会加大一些。 “对了,李医生,你知道医院附近哪儿有修手机的吗?” 和冼奋聊了两句,方寒这才问李俊贤。 刚才搀扶女患者的时候手机从口袋里面甩出去了,彻底黑屏关机了。 “医院附近修手机的不少。”李俊贤笑着道:“方医生您的手机刚才摔坏了吗?” “是啊,开不了机了,也不知道什么毛病。”方寒从口袋里面拿出手机。 这手机方寒其实买的时间不长,也才用了一年半,当时两千多买的,那个时候方寒还没开始实习呢,攒了好几个月的生活费。 “这手机要是修有些不划算了吧?” 冼奋看了看方寒的手机:“这手机现在外面卖应该也就一千出头,看你这情况,问题不小,修一下好几百呢。” “一千出头,现在这么便宜了吗?”方寒一愣,这才一年半,降价这么厉害? 冼奋那个无语,听方寒这么说他就知道方寒这个手机用的时间不短了,一位愿意自己给患者出医药费的,自己舍不得买个好手机? 这还是当代的年轻人吗? 正说着话,方寒三个人就迎面碰上了钱小林。 “钱主任。”方寒三人急忙打招呼。 “小冼也来了?” 钱小林笑着向冼奋打了声招呼,这才看向方寒:“听说你刚才抢救了一位呼吸性碱中毒的患者?” “嗯。”方寒点了点头。 “没想到小方你的急救水平也让人侧目。”钱小林笑着道。 呼吸性碱中毒这绝对是西医里面的病称,中医里面是没有的,方寒能分辨出呼吸性碱中毒和缺氧,钱小林着实是有些意外的。 缺氧和呼吸性碱中毒症状一般无二,可一些有经验的老急诊还是能分的清的,也就李俊贤这样的住院医,见得少,经验不足,有可能才会搞混, 可方寒并不比李俊贤经验丰富吧? 钱小林可是知道的,方寒最多也就在江中院急诊科一年多。 “中医的《肘后备急方》里面可是有不少急救手法的,真要算起来心肺复苏中医要比西医早很多的。”方寒还没插话,冼奋就笑着插了一句嘴。 方寒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冼奋,这家伙知道的不少啊,他自己要不是在郭文渊那儿看了不少书,都不知道这一茬的。 就比如说心肺复苏术,提起这个,凡是医生护士都能说出一二,因为什么原因被发现的怎么怎么样,可还真少有人说出中医其实比西医早这样的话来。 最起码冼奋是方寒遇到的第一个。 钱小林一愣,笑着道:“还有这样的说法?” “中医的很多急救手段其实都是很不错也很有效的,只不过一直缺乏系统的整理和传扬,很多手法甚至都失传了,我也是看过一些这方面的书籍。”冼奋笑了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