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再见郭靖 (第2/4页)
多了。 可惜,灵智上人的掌法再毒,心性再毒,也是无用。 差距实在太多了。 灵智上人的掌法的确很快,可刘若水却更快。灵智上人的双掌刚刚拍到半路,刘若水的刀便落在他的脖子上了。 和彭连虎一般,灵智上人的脑袋就那么被砍了下去。在脖颈之上,依然没有半点血液流出,而是变成了一片焦糊。显然,他也是死在了“燃木刀”的刀下。 见到灵智上人偷袭的时候,杨康的脸上显然露出一抹喜色。只是电光火石间,灵智上人就被刘若水一刀枭了级,脸上的笑容等时卡住,尽数变成了惊容。 刘若水用手甩了甩刀,随意的瞥了杨康一眼,问道,“杨康,你笑什么?” 杨康强笑道,“大师武艺高深,可是出自少林?家父乃是金国六王爷,和少林方丈乃是好友。得见大师神威,难免有些喜不自胜。” 刘若水闻言,脸上露出意思笑意,说道,“嗯,不错,不错。” 说完之后,刘若水伸出右手,向杨康的脑袋摸了过去。 看到刘若水的举动,杨康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然后,他脸上的表情,就此彻底定格了。 刘若水这一拍不要紧,直接将杨康的脑袋拍进了脖子里,了结了他的性命。 杨康一死,原本充做杨康护卫的那数十名士兵登时就好似炸了窝一般,红着眼睛,向刘若水杀了过来。 虽然杨康只是一个“伪王子”,但他的“父亲”完颜洪烈对他这个“伪儿子”的确没得说,真是将他视作己出。故而,如果杨康身死的话,他的这些护卫自然是严重的失职。按照金国的法规,他们必然要给杨康陪葬,甚至还会因此而殃及家人。故而,这些士兵,是真正的将生死置之度外。 一夫拼命,千夫莫当。因为自知必死的缘故,这些金国士兵的身上涌出了难以想象的勇气。 可惜,还是无用。 刘若水就那么一刀一个,一刀一个,排着头杀了过去,一刀刀的将他们的脑袋全部砍下去,就好似割韭菜一般。 在这些人之中,似乎还有杨康收拢的“高手”。可惜他们功夫再高,也不是刘若水的一合之敌,就和那些普通的士兵一般,被刘若水一刀砍死当场。 因为刘若水用的是“燃木刀法”的缘故,伤口都变成了一片焦糊,自然没有什么鲜血。一排排脑袋就那么滚成一块,就好似一堆排球一般。 看着这些尸,刘若水心中的不忍越剧烈,不由的双目微闭,两手合十,诵念佛号道,“善哉,善哉!” 刘若水那貌似慈悲的身影和地上的尸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形成了一卷最为诡异的画卷。 “大,大师,你为何把他们都杀了?”郭靖看着一地的尸,心中登时有些不忍,开口说道。 “阿弥陀佛,这些金国士兵戾气身后,罪孽深重,那贫僧道行浅薄,确实无法化解,只能将他们都送往西方极乐世界,此乃功德无量之举,善哉,善哉。”刘若水口中念诵着佛号。 郭靖的脑袋一时转不过弯,他感觉得出,刘若水的话里话外,应当有不对劲的地方,但他却说不出来,只能呆呆的站在那里,苦思冥想,想要反驳刘若水的话。 “胡言,一派胡言!” 听到刘若水的话之后,一位同样隐藏在暗处的人不由得气炸了肺,不由得走了出来,斥责道。 刘若水转头看去,现这人却是一个长眉秀目,颏下疏疏的三丛黑须,白袜灰鞋,似是一个十分着重修饰的道士。 却是一个熟人。 他不是别人,正是全真七子之一的“铁脚仙”王处一,若是认真算起来,他还是刘若水的师叔。只不过这些年来,刘若水的变化极大,王处一却是认不得力刘若水,只是他听到刘若水的“谬论”之后,实在忍不住,不由得斥责道。 “你这和尚,好没有道理,上天有好生之德,你将他们驱散就是,何必全都杀了?” 刘若水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曾听闻,你师傅王重阳一生中都在抗金,甚至做活死人墓以明心志,你又何必大惊小怪。” 王处一叹息道:“若是说及金兵,我也杀过,但只杀该杀之人,这些人只是王府守卫,职责所在,你又为何全都杀了?” 刘若水笑道,“王道长,你这话却是有意思。我却要问你一句,这些金兵可又无辜的吗?” 王处一皱着眉头说道,“这位师傅,你这言却是太过偏激了。这些金兵不过是奉命行事,又有何罪过?” 刘若水道,“你说这金兵无辜,我问你,金国杀我汉民几十万,掠夺贩卖几十万,使大宋边境十室九空,掠走徽钦二宗,百般羞辱,又杀人不计其数,这凶手是谁?是不是这些金兵?” “他金兵无辜,难道我汉民就该引颈受戮?” 刘若水念了一声佛号,却又淡然道,“阿弥陀佛,有因必有果,天下之金人,哪里有无辜的?” 王处一皱着眉头说道“冤冤相报何时了,难道非得杀人才能解决事情么?” 刘若水不再说话,只是诵念佛号,连道,“善哉,善哉。” 刘若水若是想要分辨下去,倒也能将王处一辩倒,但他却没那个心思。因为他清楚,王处一为何会有这样的心思。 此时乃是南宋末年,正是理学盛行的时候。当今的儒学,极为束缚人的思想,将孔子的儒家学说断章取义,说什么以德报怨,讲什么仁者无敌,时间一长,人人皆会空谈,消磨意志,再无战心。 全真派讲究的是三教合一,对儒道释三教的思想都有吸收,全真道士自然也会受到当今儒学的影响。非但是全真教子弟,整个宋朝之人,无论官员或者是野民,都有这种莫名其妙的仁慈。 在这个把仁义摆在第一位的时代来讲,王处一的这种行为才是正常的,而刘若水才是不正常。 刘若水没有想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