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家代理人_二百八十八章 分化 离间(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百八十八章 分化 离间(1) (第1/1页)

    胡月铄感觉自己很委屈,本来说的好好的是必胜的局面,要求自己派子孙参与是为了跟着分一杯羹。

    胡月铄性格有点儿懦弱,可是很善良,说难听点儿就是烂好人,他当族长就是因为他是长房长孙。

    而且其他的兄弟姐妹都跟他好,说的上是兄友弟恭,他自己也没什么野心,成地仙这事儿对于他来说太遥远了。

    胡家传承几千年了,别说地仙了,不算几个房头的老祖爷,活过一千五百岁的都没有。

    他就想尽量的多活几年,过的滋润些,他的家族居住地算得上得天独厚,位于大兴安岭北部连接外东北地区。

    他的族群背靠兴安岭,西侧就是资源富饶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资源丰富人迹罕至。

    大草原上两颗草原明珠,呼伦湖、贝尔湖,所有子孙都能安心修炼。

    虽然人口不多,子孙中出马仙很少,但周围传承了萨满教的信众还是不少,可以获得稳定的供奉。

    除了防备本家其他各房的觊觎之外,基本没有什么野仙来侵占他的领地,可以说八房子孙过的是安居乐业。

    为了子孙的安宁生活考虑,他才不得已不跟四房、五房一起抱团儿取暖。

    这次参战,他就没想过自己这一房能得到什么大好处。

    他知道其他各房是惦记上了龙冢的修行资源,想占据龙冢的灵气。

    他又没想成地仙,就算龙冢位于资源极度丰富长白山内,可是自己的领地也不错啊!

    所以他出兵的要求就一个,赢了我也不要什么,就是要求九房多给点儿仙丹就行。

    输了他认倒霉,可能当时九房也只是为了凑齐胡家各房,名义上好听,也没要求他出兵的具体人数。

    胡洪云还大方的先给了自己十五粒仙丹,并且说如果赢了以后再给三十五颗,输了责任九房承担。

    他还故作聪明的要求八房子孙避开主战场,参加北岸的进攻。

    并且交代带队的儿子、侄子,打酱油就行,别拼命的冲。

    可是没想到,自己千算万算的也没算计出,北岸居然全军覆没了。

    实力不如人,输了也正常,可是祖奶奶,你当初说的输了九房负责的呀!

    现在您老人家一扭头投降了,您投降不管了,我这不是倒霉催的吗?

    目前看来,我就是花了将近一吨的黄金,加上六百子孙的死亡。

    买了十五颗能延长五十年寿命的仙丹?对了还得加上能保证六百子孙正常投胎。

    胡月铄心里悔恨呐,当初让弟子参与南岸的围剿就好了,一吨黄金能赎回活着的子孙才叫物有所值呢。

    胡月铄知道,其他的几房肯定以为自己是只赎回幸存的子孙,起码四房的胡盈焘肯定是这样认为的。

    胡月铄敢肯定,胡盈焘自己就一定会这样做的,所以推己及人也认定自己也这样做。

    如果自己不这样做,就得罪了胡盈焘。

    胡月铄知道自己不是个狠心的族长,看不得子孙因为自己的派遣,阵亡以后连投胎都不能。

    那摆在自己面前的就两条路可以走。

    一个就是学习九房、七房、二房,跟那些内家仙,外家仙一样,举族投靠龙冢,才能免除这些弟子的惩罚。

    没听那个真人说吗,一伙的死了就叫阵亡,非龙冢一伙的就称呼为战场上死亡的。

    意义一样,可是尊重程度不一样啊。

    他能理解九房跟二房的做法,他们跟自己不一样,这次的冲突阵亡被俘的几乎是家族主力的一半以上。

    这样庞大的数量交赎金,不太可能,尤其他们是冲突的主要责任人,估计连用黄金珠宝抵账都不行。

    那么为了保证他们的存活以及被俘、阵亡的子孙的悲惨结局,投降也只能是唯一的选择。

    让胡月铄疑惑不解的是七房,七房老祖难道走火入魔了?

    他老人家居然说让七房举族投奔,一点儿私财都不留,决绝到人员财产都装订成册,以备查询。

    他记得战前会议上,七房的子孙也不多呀!说他们没钱赎子孙?别开玩笑了。

    不说七房的家底如何,就单说七房老祖胡黄驹说的福陵跟昭陵的藏宝,就是个天价。

    其中能做法器的也不算,就按照人类的价值观只说金银,别人都以为满清没钱,所以才一再的入关抢掠。

    胡月铄可是知道,满清崛起于东北大地,是真有钱,挖人参都是小钱。

    就说自己居住地的几个大金脉,自己可是眼看着满清利用掠夺来的人口进行开采。

    外东北被俄国人抢去以后,百年时间黄金就运走了六千吨。

    满清前后控制东北多少年?更何况老奴一生征战,打败了多少蒙古、女真部落?

    在同时期大明因为货币不足陷入崩溃的时候,老奴率领的满清,却富得流油。

    满清几次入关,目的不是抢钱,是抢粮食,人口。

    满清当初就跟自己这些野仙一样,钱没用,限制满清发展的是粮食,有了粮食人口才能爆发性的增长。

    作为东北的真正土着,胡月铄知道,东北的人口太少了,鼎盛时期满清全族男丁还不满二十万。

    本身就是游牧民族对农耕根本就是外行,没有大量的金钱怎么能吸引明朝的晋商投靠?

    没有八大皇商玩儿了命的给东北输送给养,满清能崛起才是笑话。

    更何况胡月铄还清楚一个隐秘,其实不只是胡月铄知道,大部分的胡家人也都知道。

    满清入关是个巧合,他们根本就没打算短期内可以拥有天下,一直做好了随时撤出关外的打算。

    而入关以后,掠夺的巨大财富都通过一次次的祭祀,分批的送入了福陵跟昭陵,作为退路。

    这也是吸取了元朝败亡以后的经验,元朝退出中原,可是一下就回到解放前了。

    这也是为什么,刚刚听说七房老祖胡黄驹一直生活在福陵里。

    并且愿意把两陵藏宝献给龙冢之后,所有人都震惊的真正原因。

    野仙大部分不爱财,可是他们对可以帮助修行的资源却是爱不释手,金玉之物因为纯净更能容纳天地灵气。

    而沾染了皇家气息的这些物品更是难能可贵,胡月铄甚至相信,如果七房已经蔫不做声的,暗中用这些资源修炼了几百年。

    那么不可否认的七房,将是胡家各房中除去六房以外,综合实力最强悍的一房。

    具备如此实力的七房,居然在小挫折之后举族投降了,到底是为什么呀!

    胡月铄百思不得其解,这个问题困扰的他都饿了。...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