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威慑天子 (第2/2页)
看着周瑜,“为何要阻拦我?” 周瑜作揖行礼,“杨彪杨氏为四世三公,于士族之中影响甚大,若是杀了他于士族之中弊端太大,天下士子人才恐怕都会避及丞相!” 孙策冷笑着说道:“他辱我父,你告诉我还能留下他?” “丞相,小不忍则乱大谋,丞相新掌朝政,本就名望不稳,不能弑杀!如今该杀的已经杀了,请丞相高抬贵手!” 孙策淡淡的看着杨彪,“罢了,来人将官籍在汉室,而非丞相府的汉臣,全部押入大理寺,另外通知家人,想要证明不是衣带诏上的官员。” 杨彪怒目而视,“孙策,你如此欺君罔上,就是不忠不孝,不忠不孝!” “丞相,下官冤枉,下官冤枉!” “丞相!” …… 刘协坐在椅子上,看着地上的这些官员,心中满是悲哀,年幼时见惯了弑杀的董卓,那份阴影本来在孙坚逢迎自己的时候结束,如今又回来了。 不过这个人不是董卓,而是孙策。 “陛下,以后后宫人选自有臣替你看护,请陛下放心,绝不会再出现董贵人这样的逆贼。”孙策行礼道,“今日审问已经结束,容臣告退。” 地上的尸首未曾打理,留在了刘协的宫殿之外,这便是孙策给的震慑。 杀伐果断。 这天下是自己的父亲,及自己打下来的,而不是你刘协,你的皇帝只是在这方寸之地。 昨日发生的事情震动了整个襄阳,百姓之间也是心中惊愕! 只是一天众口传扬的家户尽晓。 “昨日发生的那件事你们知道没?” “自然听说了,当今丞相可是一代贤臣,刚替陛下扫除了伪帝袁术,谁知道就有人说丞相是逆贼!” “这些当官的,哼,是嫌我们的丞相地位高了,故意谋害丞相!” …… 太学院之中,学生已经是闹得沸沸扬扬的,他们的父辈身处中枢,所有事情知晓的可比百姓们清楚多了。 众学生之中,一位面容和善平常的学生,此刻没有参与其他人的讨论。 司马懿静静的坐在一旁,他的脸色极其平静,看不出丝毫的情绪,但只有深知他的人,才知道司马懿绝非表面那么从容镇定。 自己的父亲也被抓了! 家中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丞相给的条件很简单,只要证明家父与衣带诏一事无关即可! 但司马懿却知道,前些日子他亲眼看见了董承的亲信来府上找过家父,本以为只是商谈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眼下东窗事发,司马懿瞬间便知晓衣带诏一事,必定与自己的爹也有关系,自己的爹恐怕也是盟书之人! 若是昔日司马懿可找寻孙权,请他出面帮忙解决此事,但谁知道孙坚突然就这么去了,如今世子之位更是就这么草草的决定。 而现在百官被下狱,孙策的目的极其简单,就是看谁能先拿出盟书。 这也是眼下的当务之急,司马懿知道无论谁拿出来盟书,除了举报之人的家属,其余的汉臣都会被处死,绝对不会留下活口! 这份盟书不能交,毁掉才是最好的选择! 杨修回到了家中,来到自己父亲的书房一阵翻找,甚至是卧室,用力的将木盒砸向地面,他早就劝过自己的父亲不要参与此事,如今好了,这盟书要是被找出来,杨家顷刻间完了! 能与董承直接见面的除了自己的父亲还有就是司马防,司马防掌管京兆尹董承想要招兵买马,若是不靠着司马防的关系,绝对不可能成功。 而自己的父亲是太尉,可谓如今汉官之首,盟书这等重要的物品,绝对不会轻易给人! 前几日杨修是看见自己父亲将自己关在书房之中,甚至数次叮嘱下人不可以靠近书房。 杨修在书房之中寻找半晌,可半点都没有看见衣带诏的痕迹。 杨修静下心来,仔细的思虑,眼下应该另寻对策,若是死钻寻找盟书这个牛角尖,势必堵死自己。 司马懿回到了家中,告诉了自己家里的大哥和几个弟弟,几人开始在府中连忙翻找。 “二哥,找不到!” “大哥你那边如何?”司马懿询问道。 司马朗看了眼司马懿,有些急切的说道:“要不我去狱中探望下父亲,询问下他盟书藏于何处?” “不可能,”司马懿说道,“父亲虽然不是性烈之人,但盟书之上可是众多汉臣的命,父亲绝对不会告诉我们。” “那我们怎么办,在这等着,等着丞相开恩,将父亲他放了?” “我去备些礼,当下只有去找他。” 孙策府。 偏房之中,孙策脸色时不时的看向屋外,周瑜在一旁说道:“周将军已经没有了大碍,不过此次受伤太过严重,恐怕要待在床卧上许久。” “是我欠缺托大,若是当日多带些兵马前往,也不会因此拖累了幼平与兴霸两人,这两位都是万中无一的将军。”孙策说道。 “好在此事总算是落下了帷幕,今后丞相在朝堂之中,在无人可对丞相掣肘!” 孙策点点头说道:“公瑾,这些关押的汉臣又该如何处置?” 周瑜说道:“如今我们已经震慑了天子,更是消灭了其的党羽,余下的人都已经不成气候。在牢中将这些人关上些时日,让这些汉臣们吃点苦头。” “只是关押?公瑾这些人可是想要我性命。” 周瑜看着孙策,认真的说道:“伯符真的只想要做一个丞相?” “我若是只想要做一个丞相,便不会在汉帝眼前大杀汉官。” “既然如此,这些汉臣便不能动他们的性命。”周瑜说道,“如今天下想要封王仅凭汉帝一人说话,根本没有任何作用,而我们应该看的是谁?” “是天下士子?” “对,汉帝早已经没有了话语权,诚如袁术这等人都可逾越称帝,我们应该看的是天下的士子,眼下这些官员身后都有士族势力,若是杀个血流成河,封王之时必定惹起天下士子反弹。” “到那时封的王,与袁术称帝基本是大同小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