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芙蓉鸡蛋羹 (第2/3页)
得有些心酸,这芙蓉蛋虽好吃,但也算不得什么珍品,有些心疼这可怜娃儿。 咽下心酸,道“以后还会做更好吃的给你,你有口福了,没看我这rourou的身材吗?都是吃出来的。其实这蛋羹用竹筒做碗来蒸,那才好吃呢,蛋羹混着竹香可比这瓷碗更有味道呐!” 程溁配合着咽了咽口水,圆眼一翻,小表情丰富多彩。 说着便接着一勺勺喂着谢迁,吃完了这一碗,瞧着谢迁意犹未尽的抿嘴,程溁又拿自己那份喂给他食。 谢迁摇摇头,道“程姑娘还未用餐,我不能再食了。” 程溁借口张嘴就来,眨巴着双眼,睫毛一颤一颤的,要多清澈有多清澈,水汪汪的圆眼仅这么看着你,就有种不得不信的亲和力,甜甜的笑道“不是的,这份也是给你的,我在做的时候等不及,便在厨房先吃了呐!” 暗道:不错,虽然这可怜娃儿还很想吃,但还知谦让,真是个好孩子呀! 谢迁这才安心,又把程溁一勺勺喂的这份吃光了。 半个时辰后,苏嬷嬷敲门,道“咚……咚咚!溁姐,孟老大夫到了。” 程溁赶忙起身迎接,道“有劳孟老大夫了,病人在这”说着,便将孟老大夫引到懒床前。 孟老大夫微微点头,道“有劳程小姑娘。” 说着余光瞥见懒床上的人,眸色一惊,紧接着道“原来是被程小姑娘救走了,你小子运气真好。” 孟老大夫屏气凝神把脉,又是一番望闻问切后,皱眉道“伤不严重,性命无碍,但昨日入水,也一直未调理,寒气入骨,又有些风邪,再加上长期的挨饿受冻,后期需要用心养护。” 顿了顿,摸了摸胡子,继续道“老夫我倒是可以开个内服通筋壮骨的方子,至于用不用在程小姑娘你。” 随后写下舒筋散:人参半两,川芎半两,官桂半两,丁香半两,木香一两,天麻(酒浸,焙)一两,井泉石四两(别为末)。 程溁拿着方子一瞧,暗叹:好精妙的方子啊,虽看不懂,但她识货。随即,疑问道“为何孟老大夫说用不用在我,难道这方子还有什么副作用?” 孟老大夫摇摇头,道“非也,是因为这方子不便宜,一般庄户人家承担不起,而且他的这身伤病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好的,还需要慢慢调养。” 程溁感激的点头,俯身行礼,道“我定会按方抓药,好好调养的,谢迁还年轻,不能落下病根,辛苦孟老大夫了。” 听了这话孟老大夫,嘱咐道“这方子用法是每服三钱,井泉石末三钱,大豆半斤,净淘,好酒一大壶,煮豆软,去豆,用豆汁酒调下,后以酒送下,盖覆汗出为效。” 程溁暗道:这都是什么?咋这么复杂,就听懂了最后一句闷出汗。圆眼眨巴眨巴,有些羞愧,道“还是麻烦孟老大夫,写下来吧!有些复杂我记不住。” 孟老大夫,捋着胡子道“好,至于风邪,老夫再开份葛根汤,一日两次。” 程溁点点头,道“好,辛苦,孟老大夫啦!”话落,低头一瞅懒床上的谢迁,正攒紧眉头,也不说话,紧紧抿着唇。 程溁懂了这可怜的娃儿是在感动,小肥手拍了拍谢迁消瘦的肩头,一时之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如何安慰。 谢迁也不知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有点酸,有点甜。本就是一面之缘的人,今早却为了把他买出来,费劲心思。 那么点的小人儿,单身匹马与两个刺青的大汉谈条件,却毫无畏惧,本都已满目寂寥的他,绝望的想着,就算逼他做低贱的象姑馆小官,他也要找机会回来报复谢家,哪怕最后同归于尽。 可是她就像黎明一样出现,是光明,是温暖,如此可靠,对他笑,对他温柔,将他从黑暗中救赎出来,给了世人从没有过的善意,亲手给他做了这辈子,从没吃过这么美味的芙蓉蛋羹,还一勺勺笑着喂给自己吃。 现在又为了给他这样贱命的灾星治病,花了连庄户人家都负担不起的药钱,还担心自己记不住,细心的让大夫写下来。她还这么小,rourou的就那么一小团。 她的父母会不会责怪她,花了这么多银子,会不会也和那些人一样,嫌弃他是个灾星。 不,不会的,能养出小仙女一样的女儿,又怎会同那些人一样,好想见见她的父母,是个怎样的人,听说她家是逃难来的,也不知吃了什么样的苦,才让她如此心思玲珑。 程溁看着谢迁瘦弱的人儿,表情不停的变换,将谢迁心思猜得七七八八,毕竟程溁是个成年人,谢迁虽经事多,但在程溁面前却又毫无防备,程溁不禁暗暗心疼了一下,可怜的娃,没娘的孩子,像根草。 这般一想自家亲娘还在病重中,而且很严重,说不定哪天就没了,自己倘若也沦落成谢迁这般,想想就觉得没法接受。 对了!这大夫姓孟,会不会就是昨日便宜爹说的那个遁世的神医。看这个孟老大夫,开的方子倒是十分精妙,就算不是那神医,说不定也和那个孟神医有什么瓜葛,不管如何也要试一试。 思虑百转,不过片刻之间。 与此同时,孟老大夫写好药方,递给程溁,道“这是就是葛根汤的方子,同舒筋散的用法。” 程溁从首饰盒中拿出金豆子,双手递了上去,道“真是感谢孟老大夫了,辛苦您今天跑一趟,其实家母也在病中,可否请您移步溪院,帮家母也看一看。” 孟老大夫收下金豆子,微微点头,道“好,老头子就随你走一趟,难得你小小年纪,便有一份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