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 缠绵 (第1/2页)
回去的路上秋儿沉默了许多。 虽然她没有资格出席李振江的成年礼,但是一墙之隔,凭借她的耳力还是清楚的听见了李振江的一言一行。 虽然心中早有准备,可是当这一天真正来临时,她忽然之间有些失了方寸。 王爷不可能是她一个人的,相比于那些另王爷为之暂时驻足的鲜花来说,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她是王爷的影子,注定要伴随王爷到天涯海角。 秋儿这么想着,突然之间感觉心情大好。 李振江没有那个心思去观察秋儿作何表情,此刻,他在心里正盘算着应该采购些什么东西。 按照现代的划分,李振江将幽州的产业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农业和畜牧业都属于第一产业,大楚现在以农业为主,几乎占据了全国GDP的八成。 这倒是与古代的社会体制相吻合,重农轻商吗。 可是幽州不一样,由于常年战乱以及环境恶劣,那里的农业不发达,成片的土地被撂荒,尤其是那些位于幽州北部,紧挨着蛮族的土地,几乎没有任何人种植。第一产业是幽州最薄弱的环节。 第二产业还好,可能是因为打仗的原因,那也是相对于幽州现状来说,放在全国根本排不上号。 最突出的就是第三产业了,因为临近边境,其中蕴藏着巨额的利润,奴隶买卖只是其一。还有更暴利的,食盐换战马。 蛮族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不事生产,以游牧为生。每次吃rou的时候,要是不加盐,那味道难吃不说,人如果长时间盐的摄入量不足,是没有力气做事的。不过食盐在大楚也是紧缺货,更是战略物资,那些食盐交易都是走私货。 不过,发达归发达,却发展的太过畸形。只有个别行业不受当地经济影响,其他则一塌糊涂。 首先要解决人口与粮食问题。 现在李振江有钱了,想要弄到人口,确保人口不是总想着从幽州逃跑,他只能将目光放在那些奴隶身上。 不可靠的外族奴隶还是留在内地进行调教吧,李振江可不想将这个不稳定的因素放到方便逃跑的边疆。 每年都有生活不下去的人将自己的儿女贩卖给奴隶贩子,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得罪了皇帝,或是犯了事儿,全家被贬为奴隶。 这其实是幽州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 那地方没人愿去,除了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和军队,其他超过九成的人口都是被驱赶至此充当屏障的奴隶。他们到了幽州,过上一些年自然会解除奴隶的身份。 蛮族因为民族特性,他们可不会拿出多余的粮食来解放这些被驱赶至此的奴隶。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将屠刀架在奴隶的脖子上,直接咔嚓了省事。当然,有的时候他们也需要一批奴隶为他们放牧,充当他们的后勤人员,以及天然屏障。 是的,这些野蛮而又狡猾的畜生,每次大楚挥师北伐的时候,他们都会把这些属于大楚的子民赶在最前线,让他们充当他们的盾牌。 面对自己的同胞,作为将军,作为士兵这一刻该如何抉择? 对面是与自己留着相同血脉的同胞,自己的屠刀怎么能指向他们?可是,如果放任他们不管,他们必然会冲散己方的阵型,那么那些军中的好男儿的生命,后方百姓的安乐又由谁来保证? 可以说,每一次选择都是一场煎熬。 正因为本国的奴隶无处可逃,所以他们才是最可靠的。 当然,前提是要给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王爷,到了。”秋儿轻声道。 李振江收回思绪,不知何时已经回到了王府。 陈淑敏正焦急的站在王府门前等候。 在此之前,李振江对她早有过交代,可是她还是不放心。当她看见李振江冲她笑着点了点头,她心中明了,事情已经成了。 她并不知道上午所发生的事情,还以为李振江事前向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