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国有些乱_第一百一十章,赵云出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章,赵云出山 (第3/3页)

   赵云下山之时就已经是天下武将中数前三的高手,应该单刷吕布而可以全身而退。后世为三国武将排名排二十四位,前三就是一吕二赵三典韦。

    第一是人中吕布吕奉先,第二就是常山赵云赵子龙,第三是恶来典韦,这似乎没有争议的!

    赵云下山后发现自己武道很难突破,除非生命受到威胁或打败。可足赵云是追求完美的人,那里会容忍自己一败

    就凭赵云的身手,本来就对手难逢,生命受到威胁?别逗了,谁又有意往危险处撞赵云本就机警,能规避绝大部分危险。

    这下赵云就有点苦恼。赵云这时也许会有这么一个想法:“他奶奶,难道就没有平和点不这么剌激的方法让自己突破!?”

    当然,最终赵云还是突破了。因为他遇上了人生中最大的危急和危难,长板坡。这里是赵云人生当中的节点。是危难,也是机遇。

    所谓危难,他确实面临九死一生的境地。所谓机遇,武道突破了,还名扬天下,继而名扬青史。

    这时候的赵云就算单刷吕布,胜负在五五之间。倘若不小心吕布还要挂彩。或者说吕布做得到的,赵云也做得到,吕布做不到的,赵云却做得到。

    很可惜赵云从不曾与吕布一战。尤其在突破时,吕布已经成了一杯黄土。这该是所有三国迷心中最遗憾的又不可能出现的惊天一战!

    赵云从此以后再无对手,直到老死。不过有了长板坡在百万大军中七进七出,斩战将百员,无伤全身而退。就足以让后人感叹连连了。

    最少刘备在未穿越的后世,每每读《三国演义》,读到长板坡这里就会掩卷而停。实在是内心太过于汹涌澎湃,不平息下就读不成。心中不由念叨:“这就是英雄呀!还得善终的英雄!没有之一!”

    至于长板坡一战冲赵云为何可以全身而退?说法不一。很多renda致认为有几点,首先,赵云武艺超群,这毋庸置疑!

    其次,在这战斗中突破了,而且是质变。赵云最厉害的不是百鸟朝凤枪法,也不是七探盘蛇枪法,而是枪剑双绝。

    最后才是曹cao爱才下令不准放冷箭。不然万箭齐发,就是机器人也会射成筛子。何况rou身凡胎的赵云赵子龙。

    曹孟德曹黑子又出于那种心理呢?当时大势在手,追得刘备连老婆孩子都不要了。曹cao胜利在望,看见赵子龙忠心无二,武功绝世,起了收服的念头。

    在三国时期打败了或全军覆没了,力尽而投不丢脸。这样的事例在三国混战时期太多了。

    如张辽张文远,徐晃徐公明都是。可是没人计较,因为他们当时尽心尽力了。之后一样战功显赫,成为有名的五子良将。

    曹cao觉得这样的绝世猛将乱箭射死可惜了,反正迟早是碗中的菜,太抵是这么种心态才下令不准放冷箭吧。当时曹cao只差没说:“赵云,你快到碗里来!”

    那怕赵云突出了包围圈,曹cao应该还在想:“嗯,你赵云走不了多远,迟早还是我的。”

    在战后统计曹黑子该后悔。这都是什么人?杀我战将百员,士兵就不知道被剁了多少。等到赤壁之战就更后悔了,早知道就会把赵云射成千疮百孔。

    可惜没有假如,长板坡一战成就了常山赵云赵子龙偌大的名头。当然同时也成就了曹cao爱才之名,只是代价有点大。嗯,以上都是题外话。

    颜良和文丑一听张飞如此说,不由倒吸了口凉气。因为他们知道张飞从来都是打不过再打。要张飞都承认强上那么一丢丢,这赵云必有过之处!

    “哦,这倒要好好较量下才行!”文丑和颜良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同一意思。从来都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真的很正常。

    “有机会的,赵云会去涿县投效大哥。以后少不了彼此切磋!”张飞似笑非笑地说:“到时你们会知道我今天所言不虚。”

    张飞的这个表情,让颜良和文丑对这个年轻而素未谋面的赵云好奇得很,恨不得现在就好好打一场!

    颜良和文丑不知道的是,在不久之后赵云就来和他们汇合了。自然也知道今天张飞所言不虚,甚至赵云还超出了那么点预期。谁让赵云从来都是遇弱强,遇强更强的怪物呢!

    ……

    在张飞三人口里的赵云正快马加鞭,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地往常山家中赶去。

    赵云之前师父偶尔提过黄巾乱起,心中并没有个直接感观。只有在赵云进入冀州境内后,才知道什么叫黄巾之乱,又什么叫乱世。

    想到家里的兄长手无缚鸡之力,小妹又是个柔弱的女孩子。赵云只差想飞到常山家里才好!还好照夜玉狮子乃绝世宝马,赵云很快就某天傍晚回到了常山赵家村家里。

    赵云家家门紧闭,赵云飞身下马,敲了敲门,却没半点反应。赵云心里一惊,运起暗劲一掌向门推去,紧闭的门应掌而开!

    “是云哥儿么”没等赵云踏足进门,身后不远处响起了一个熟悉声音。

    赵云回过头,看见门前大树后一个十分眼熟的少年,不由有点迟疑地说:“是夏侯兰么我是赵云!”

    “云哥儿,真的是你!我还以为自己眼花啦!”这个叫夏侯兰的少年十分惊喜地从大树后跳了出来,小跑到赵云面前扯着赵云左看右瞧起来。

    夏侯兰比赵云小点,是同村的,向来与赵云关系挺好。只是许多年不见,彼此都长大了,虽然说小时候的模样还依稀可辩,但是也不敢冒然叫唤。

    “好啦,我又不会跑!兰弟你先说说我家大哥和小妹呢”赵云对夏侯兰也有说不完的话,不过对家里的现况更担心。

    “没事,没事。”夏侯兰给了赵云一个放心的眼神说:“在几日前,涿县逍遥侯刘备派人把子川哥和小雨妹接走了。说兵荒马乱的,不放心!”

    “到底走几天了来接的人是谁知道吗”赵云不抱什么希望地问:“例如来人有什么特征啥。”

    “三天了。来接的人叫田丰,我听子川哥叫他元皓先生。是啦,听说是钜鹿人,似乎这田丰很有名。”夏侯兰想了想又说:“还有一个高高壮壮的,使双戟的猛汉。子川哥和小雨妹都认识。”

    “哦,是典韦大哥!”赵云一听,终于放心了。也对刘备更加敬佩和倾慕。刘备如此有心,赵云岂能不感其恩情。

    “对,是姓典。”夏侯兰肯定地说:“子川哥叫他典兄弟。”...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