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满城鸡毛 (第2/2页)
,字孔璋,广陵射阳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史称建安七子之一。在建安七子中算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陈琳出生不详,病亡于公元217年,即建安二十二年。 陈琳擅长撰写章表书檄,风格比较雄放,文气贯注,笔力强劲,与阮禹齐名。陈琳写出了不少公文名篇,代表作有《为袁绍檄豫州文》。 对陈琳在章表书檄写作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刘勰也不吝给予肯定。在《文心雕龙·才略》篇说陈琳符檄擅声。在《文心雕龙·檄移》篇又说,陈琳之檄豫州,壮有骨鲠。在《文心雕龙·章表》篇再说,琳,瑀章表,有誉当时。孔璋称健,则其标也。 陈琳亦长于写诗,其诗仅存四首,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行》,描写繁重的劳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颇具现实意义。 全篇以对话形式写成,乐府民歌的影响较浓厚,是最早的文人拟作乐府诗作品之一,诗风朴实、生动,富有民歌特色,不仅为后世诗评家所称道,而且对魏晋六朝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再看历史中对陈琳的评价。 曹丕:“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 曹植:“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伟长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于海隅,德琏发迹于大魏,足下高视于上京。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包荆山之玉,吾王于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纮以掩之,今尽集兹国矣。然此数子犹复不能飞翰绝迹,一举千里。以孔璋之才,不闲于辞赋,而多自谓能与司马长卿同风,譬画虎不成反为狗也,前书嘲之,反作论盛道仆赞其文。夫钟期不失听,于今称之,吾亦不能妄叹者,畏后世之嗤余也。” 臧洪:“行矣孔璋!足下侥利于境外,臧洪授命于君亲。吾子托身于盟主,臧洪策名于长安。子谓余身死而名灭,仆亦笑子生死而无闻焉,悲哉!” 陈寿:“昔文帝,陈王以公子之尊,博好文采,同声相应,才士并出,惟粲等六人最见名目。” 韦仲:“孔璋实自粗疏,如是彼为,非徒以脂烛自煎糜也,其不高蹈,盖有由矣。然君子不责备于一人,譬之朱漆,虽无桢干,其为光泽亦壮观也。” 刘熙:“遒文壮节,于汉季得两人焉,孔文举、臧子源是也。曹子建、陈孔璋文为建安之杰,然尚非其伦比。” 颜之推:“陈孔璋居袁裁书,则呼cao为豺狼。在魏制檄,则目绍为蛇虺。在时君所命,不得自专,然亦文人之巨患也,当务从容消息之。” 温庭筠:“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吴融:“冀州飞檄傲英雄,却把文辞事邺宫。纵道笔端由我得,九泉何面见袁公。” 吴棫:“在建安诸子中字学最深。几三千言,用韵极奇古,尤为难知。” 倪志涧:“陈琳,阮瑀,文帝称其为书记表章之隽,展其翩翩之才,而琳尤健爽。七子之散文,孔融可以比肩王粲,而陈琳次之。其余则难以伯仲矣。” 卢弼:“陈琳料事之明,与魏武不谋而合,英雄所见,大略相同,宜魏武之爱其才也。” 这是历史中诸名人对陈琳的评价,可谓中肯至极。主要是赞陈琳的文才。有个有关陈琳的逸闻轶事,说来很有意思。 陈琳初在大将军何进府任主簿,后避祸冀州归袁绍帐下。袁绍当时势力很大,一心想夺取天下,自己当皇帝。 袁绍为了号召天下的州郡一同起兵攻打曹cao,袁绍让陈琳写了一篇着名的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文》。陈琳在檄文中列举了曹cao很多罪状,还痛骂了曹cao的祖宗三代。 当时曹cao曹老板看了檄文,本因对手袁绍太过于强大而引起的头痛也霍然而癒。可见陈琳的檄文之犀利了,还有治人头痛之功效。 后来,官渡之战中以曹cao火烧袁绍的粮草仓库,打败了袁绍而告终。 陈琳没办法而投靠了曹cao。曹cao生气地指责陈琳说:“你还敢来见我!当初你为袁绍写檄文,数落我的过错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骂我的祖宗三代?” 陈琳愁眉苦脸地回答:“我那时候是被形势所迫,必须那样做,没办法啊!就好像一支已经被搭在弓弦上的箭,不得不发射出去一样。” 曹cao到底很爱惜陈琳的才华,也就不再追究陈琳为袁绍写檄文痛骂自己这件事了。也一时成为佳话。 固然是说陈琳有才,也说明曹老板大度。其实当时曹cao击败了北方最大的对手袁绍,意得志满之下也有故意作秀之嫌。嗯,反正胜利者也该得瑟下。 陈琳一番声情并茂的劝阻,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大将军何进不听劝阻事小,反而叱责陈琳说:“孔璋你这是懦夫之见!想我掌握天下兵权,何惧边军进洛阳!” 堂堂的历史上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陈孔璋,被屠夫何进骂为懦夫。不等陈琳开口,这时有人抚掌而笑道:“此事易尔,又何必多议!” 这个豪放之人正是曹cao曹老板。别看曹老大个子不高,相貌也不出众,反而有点小黑。却另有一番气度,就是诸事尽在掌握,天下藏于胸中自信从容。 如果说大将军何进有曹老大十分之一的才干,那么也不会弄得洛阳城满城鸡毛。为了对付一干阉竖,都不知道改变了几次主意,又错失多少次良机。 就何进这货,身居要职,掌控中枢,真是为难了他。还不如让何进宰一只猪,卖几斤rou来得实在。 何进麾下人才何其多,何进随便听得进半句人言,那有日后那么多破事。最少,最少,古都洛阳不会堙没于大火,让无数先人的心血结晶付于一炬。 何进发迹,就是洛阳城苦难的开始。换而言之,乱天下者,何进也。...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