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墨香_232 河内张稚叔 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32 河内张稚叔 下 (第1/2页)

    建安三年十一月中旬,河内太守张杨被部将杨丑刺杀;杨丑正要率兵投靠曹cao,又死于别将眭固之手。

    因为史道人透露的秘辛,陆翊、珞伽再次提起入城之事。

    曹cao为了尽快平定徐州,就将上述两件事情一并写在书信之中,让夏侯渊用弓箭射上城头,试图借此劝降吕布。

    下邳城,州衙大堂。

    除高顺坐镇城头外,陈宫、张辽、成廉等将全都到齐。

    吕布不提珞伽、陆翊,只将张杨出兵被杀一事告知众人,随后又道,“稚叔仁义过人,不想竟因本将而死于宵小之手,只恨未能亲自为他报仇!”

    世上有四种关系可堪信任:同乡、同门、同袍、同道。

    张杨占了两样,对吕布一直不错:两番收留;临行赠兵;临危救难。在吕布的故交当中,若论仁义,张杨堪称第一。

    并州诸将念及昔日的同袍之情,也都有些感伤,一时全都沉默不言。

    “张将军虽然不幸身亡,却也佐证了曹军的后方并不稳固。”陈宫肃然道,“只要我等固守城池,局势必将生变!”

    事到如今,下邳城中最坚定的主战派,已经非陈宫莫属。

    出卖过朋友的人,比起其他人来,往往更恨这个被自己出卖过的人!

    这种奇怪的心态,或许正是陈宫如此抗拒曹cao的缘故。

    张辽眼中精光一闪,望向吕布道,“如今袁术、公孙瓒衰败,刘表、刘璋偏安一隅,能够在中原一较高下者,恐怕非袁绍、曹cao莫属。”

    他这番话略显突然,众人全都一怔。

    “曹cao兵临城下,固然对我等不利;但若是袁绍胜出,将军又该如何自处?”张辽继续道,“曹、袁二者如何取舍,将军还当早做打算!”

    自从曹cao奉迎天子、抚定关中,已有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之势。

    袁绍虽然强盛已久,却曾经恩将仇报,处心积虑要暗杀吕布。

    张辽智勇双全,对天下大势自有一番判断,与陈宫的立场大不相同。

    乱世当中,生死常常决于一念之间。众人听得神色一动,全都转头望向吕布,等他决断;唯有陈宫面露不快。

    “文远所言,正是本将近日踌躇之事。”吕布沉声道,“曹孟德在信中陈述祸福,仍有劝降之意,让某好生犹豫!”

    若是只身决斗、沙场争锋,吕布果敢无双;可一旦涉及政事外交,他又犹豫不决、反复无常,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人。

    “袁本初自不可取,但曹孟德更非善类。”陈宫面色涨红,慷慨道,“此人在名义上奉立天子,却cao纵圣意、独断专行,与昔日董卓何异?”

    “如此逆贼,不过猖獗一时,绝难长久。且此贼一向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将军若降,有如以卵投石,岂得保全?”

    “河内张稚叔尚且不屈于曹贼,将军有鬼神之勇,为何反而胆怯起来?”

    陈宫深知吕布的心理,一方面强调曹cao乃是诱降,不可相信;一方面拿张杨刺激吕布,让他以武自恃。至于张辽的顾虑,则被他略过不提。

    “此事容某三思!”吕布神色凝重,言语之间,仍然难以决断。

    ------------

    下邳城西,曹军主营。

    在吕布迟疑不决的同时,曹cao也正陷入进退两难的矛盾之中。

    “我军围城两月,士卒已经疲敝。”曹cao招来心腹谋士荀攸、郭嘉,坦言心底疑虑,“孤领大军长期在外,若是许都有变,只怕应对不及!”

    张杨在河内的敌对之举,虽然败于军中内乱,却依然让曹cao后怕不已。

    何况,除去河内张杨之外,他的敌手还有实力更强的荆州刘表、张绣,以及在易京节节推进、眼看即将决胜的袁绍。

    至于远在西凉的韩遂、马腾,虽然名义上归附朝廷,但若是得知曹cao久攻徐州不克,未必不会生出别样的心思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