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211章 朕就是想给寇季加官进爵,朕也不知道为什么 (第2/2页)
为首的是西夏,居次的是青塘,随后便是各部小藩属。 等到各国使节、各藩属使节都落座以后,赵祯开口讲话了。 那是一长串让人听不懂的话。 那中书舍人,以及几个直学士一起草拟出来的,赵祯背诵了两日,才背过。 如今在朝堂上还要阴阳顿挫的背出来。 大宋的满朝文武听的如痴如醉。 辽国使节中的一些使臣们听着频频撇嘴。 寇季,以及耶律吴哥,还有其他各国使节、各藩属使节,像是听天书一样。 但还得装出一副听懂了的样子,跟着其他人频频点头。 等到赵祯背诵完了天书,宣了一声赐宴,然后宫娥们才捧着盘子,端着菜,入了大殿。 第一批的宫娥们端着菜入殿以后,并没有离开,而是留在了官员,以及各国、各藩属使节身边伺候着。 随后又出现了三十六拨宫娥,端上了三十六道菜,放在了官员们,以及使节面前。 在菜上齐了以后,赵祯举杯,众人齐齐跟着举杯,喝了一杯。 随后便是郭槐捧着诏书,宣读的时间。 先是宣读了给各国使节、各藩属使节回赐的诏书。 让寇季见识了一场超级冤大头散财的场面。 大宋回赐给各国、各藩属使节的回礼,远比他们贡献上来的贡品价值要高的太多太多。 寇季觉得,如果他不是在朝堂上为官的话,假扮一下外国使节,肯定能从大宋骗走一大笔的财富。 宣读了给各国使节的回礼,接下来就是给赵氏宗亲,以及皇亲国戚们的赏赐。 赵祯在登基的时候没有封赏他们,就是在等今日。 寇季稍稍关注了一下,发现朝廷对赵氏宗亲的封赏是真的优厚。 楚王赵元佐,除了身上的楚王王爵,中书令、天策上将军外,还有个兴元牧的身份。 提到兴元牧三个字,或许没人在意,可提到这三个字的含义,那可是分量十足。 兴元牧,代表的是食邑,变相的封地。 虽说赵元佐这个兴元牧,不能治理兴元,但兴元的所有税收,都是他的。 赵祯此次封赏,改了赵元佐的兴元牧,迁江陵牧,食邑增加了两百户。 赵元俨被迁任为了上柱国、扬州牧、开府仪同三司、进荆王。 寇季听到赵元俨的封赏,嘴角直抽抽。 朝廷对赵元俨还真是大方,问题是赵元俨如今已经生出了野心了。你这疯狂的给他加官进爵,变相的给他更多的钱话,这不是鼓励他造反,是什么? 楚王赵元佐对于自己加了食邑没太多想法,脸上一点儿喜悦也没有,甚至还当堂奏请,让朝廷收回封赏,说他不愿意给朝廷添麻烦。 他的态度很真切,不像是作秀。 但赵祯在询问了刘娥意思以后,驳回了他的申请。 赵元俨象征性的推辞了一下,等到赵祯说了不允以后,他就嘴角挂着满意的笑容,重新落座了。 其余的赵氏宗亲,也各有封赏,而且封赏很足。 随后皇亲国戚们也各有封赏,不是加官进爵,就是赐宅子、赐田。 刘娥甚至还当场帮赵祯预定了几个妃嫔人选。 这也算是一种赏赐。 随后便是文武百官们,也得到了相应的赏赐。 都是赐宅子、赐田,外带进爵。 大宋的爵位很有意思,按理说,爵位一般都是赐给武将勋贵的,可大宋的爵位,不仅武将勋贵有,文臣也有。 唯一的区别就是,武将勋贵们的爵位,大多是可以世袭的。 而文官的爵位,不能世袭。 但是待遇是等同的。 让寇季意外的是,他的出现改变了寇准的命运,所以莱国公的这个爵位,也没有落在他头上。 寇准被加了侍中、中书令,进爵梁国公。 其实这三个头衔,一个有用的都没有,都是只领俸禄不干事的那种。 比如楚王赵元佐,同样也有中书令的身份。 要是行中书令职权的话,岂不是跟寇准冲突了? 这就等于变相的给寇准加了三份高额的俸禄,其他什么也没有。 更让寇季意外的是,朝廷对他也有赏赐。 没有加官进爵,而是一座州桥边上的两进的大宅子,外加十六个丫鬟。 原本赵祯还兴高采烈的想给寇季加一个伯爵之类的爵位的。 但是被寇准、刘娥联手制止了。 朝廷给文官授爵,那是为了彰显恩典。 也就是给他们加一份俸禄,让他们不至于为了钱财去祸害百姓,或者祸害朝堂。 而能被授爵的,基本上都是朝中的重臣。 那就是那种有望入相,或者入过相的人。 起步就是国公。 没有封伯这一说。 一旦赵祯给寇季封了伯爵,那就算是开先例了,以后那些没封爵的文官,肯定会跟朝廷吵吵着要爵位。 这种先例不能开。 当然了,寇季要是甘心去武勋中间混一混的话,那倒是可以封个伯爵。 但那样的话,寇准不答应。 赵祯想被寇季封爵,被镇压了。 于是乎他灵机一动,又想给寇季封个官。 又被寇准、刘娥联手镇压了。 寇季年仅十六,就已经官居五品了。 再拔一步,那就真到了可以入相的地步了,以寇季的手段,他估计不到三十,就能混到封无可封的地步。 到时候咋办? 让寇季正值壮年,正身强力壮的时候,告老还乡,混吃等死去? 又或者架在朝堂上当祖宗供起来? 还是杀了? 又或者逼反,再杀? 又或者,坐等寇季权倾朝野,造反登基? 在这诸多后果里,有刘娥不愿意看到的,也有寇准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他们都不想给寇季升官。 但是他们的想法,赵祯不太理解。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碰到了要加官进爵一类的事情的时候,总会想起寇季,总想给寇季加官进爵。 就像是一个孩子,突然继承了一大笔的遗产,在碰到好朋友、好兄弟的时候,自然想跟他一起分享分享自己的快乐。 朕就是想给寇季加官进爵,朕知道这么做不对,可朕就是控制不住朕自己啊! 这是赵祯的心里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