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筑基 (第1/2页)
王恺的精神缓缓与地脉之气相连,他渐渐感觉自己融入了这座云顶山。 一股沧桑莫名的感觉顿时涌上心头,他的眼前开始出现种种幻象,遂古之初,有古老的巨神在此争锋,劈开大地,裂出岩浆。 有赤裸上身,腰间围一条兽皮裙的搬山力士,将这里留下的沟壑填满。 有生九尾的天狐带着凛冽寒意,自冰雪中走来。 有修行者在此结庐而居。 有樵夫砍断了林木。 有猎人心软放走了灵狐。 ...... 与此同时,第一缕地脉之气入体,卷入那气旋之中,顿时刺痛感袭来,仿佛被针扎了一般。 紧跟着是第二缕,第三缕! 量虽少,但来的络绎不绝,很快就将那纯净的金色灵气包裹在了其中,形成了灰蒙蒙的气旋,到这时,那股痛感反而变小了。 王恺猜测,这或许跟自己同身下这座古老山川的地脉产生了共鸣的缘故。 而之所以他能与地脉如此轻易产生共鸣,可能就要归结于他那所谓的——天生道体! 接下来的环节是压缩! 这不需要王恺去cao纵,只需维持好吸纳地脉之气与灵气的通道即可。 只见那灰色气旋迅速缩小着,仿佛外面包裹的地脉之气成了一个磨盘,将其中的金色灵气不断磨砺,使其变得更加精纯。 随着气旋缩小,外界再度有灵气涌入。 而地脉之气就像是蒙在水面上的一层油脂,水滴滴落,立刻便被油脂重新包裹,再度重复之前磨砺的过程,使得这气旋始终保持着一个较小的体积。 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不知多久过去了,那地脉之气仿佛已是磨无可磨,再也无法将那灵气压缩得更紧实。 王恺心道这估计已经达到极限了,再想压缩气旋,恐怕就需要导引天罡地煞星力或者烈阳之力入体了,可那根本不是他现在所能承受的。 “还有上中两个丹田可以容纳灵气,假如我分别在其中凝聚气旋,岂不是就能筑成三个道基?” 王恺这样想着,但很快就又放弃了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自己对修行事的了解太浅,若是真能将上中两个丹田也利用起来,古修们肯定不会放弃。 三核驱动,想想也比一核好的多,之所以不这么做,肯定是有其原因所在的。 所以还是因循守旧比较稳妥! 王恺打定主意,开始将体内的地脉之气导引而出,重新归还给云顶山,最后还将那用“小锄头”挖开的凹槽给重新填满了。 云上琅琅书讲究的是天人合一,不是那种夺天地造化的霸道功法,突出一个与天地自然“互惠互利”,如此才能在修行路走得更加长远,不会被天地所针对。 这是这门修行法的特点,会使古往今来修行者谈而色变的雷劫变得弱小许多,想必在神话时代,这门功法的开创者也绝非籍籍无名之辈。 地脉之气清出体外后,王恺眼前所笼罩的那些幻象也渐渐消失了,最终,只剩下了一座山的轮廓,被他牢牢铭记于脑海之中,成为了苏摩利尔冥想法的又一个描摹目标。 “接下来,就是筑成道基了!” 王恺有些激动,那可是筑基啊,而且还是古修的筑基,很可能要比内丹法的筑基更强! 只要自己修成了,岂不是在这金丹不出的世界,就天下无敌了? 到时候,自己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啊,美女,财富,权势,都将唾手可得! 正激动着,王恺突然警觉起来,脑海中两尊魔神像和那云顶山同时发力,顿时将自己思绪中的激动与功利性尽数摧毁。 他这才发现自己体内的气旋随着失去了地脉之气的压制,居然有重新膨胀,撑爆丹田的征兆,若不是自己及时苏醒,恐怕就要凉凉了。 他连忙告诫自己:行百里路者半九十,越到最后越不能掉以轻心! 随着王恺运转云上琅琅书记载的功法,体内气旋飞速转动,片刻后,自那气旋之中,缓缓地形成了一座类似于玲珑塔底座的东西。 随着那底座出现,所有体内灵气尽数如百川归海,迅速被其吸纳了进去,外界更是灵气大为躁动,疯狂向他涌来,一时间方圆百里的灵气居然再度变得稀疏了起来,隐隐有退化成稀灵气时代的模样。 古修之所以没落,也正是因为这点,修行太耗灵气,在神话时代,无数比王恺这种还要更加强大的在吸纳灵气,已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