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_孙武传 第十四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孙武传 第十四回 (第2/2页)

军队,人数较之前出征徐国的那次要多出好几倍,因此水位也堵得特别的高。士兵们忙碌了许多天,却见孙武迟迟不肯下令停止,便好意提醒他:堵得这么高干嘛,十个纪南城也够了,可当心别淹过头了。

    孙武就是要淹过头!

    又过几日,眼看水位已经到达了预定高度,孙武立即派人前去通知吴王,让他带兵向高地转移。随后,他就下令:放水!

    很快,只见洪水滔滔淹过纪南城。

    城内的士兵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水势,吓得集体弃城而逃,孙武就此拿下了纪南城。

    这下好了,这边在水淹纪南城,那边在大筑“磨麦”城。孙、伍二人各显神通,平庸的两城守将哪能抵抗,都只能领着败军赶往郢都而去。

    由于孙武这次的水位堆得极高,而纪南城又和郢都相距不远,因此洪流冲过纪南城后势头犹自不减,一路淹到了郢都城下。

    楚王站在郢都城楼上,看到城下已水深三尺,哑口无言。好在郢都城楼极高,想要一举将郢都淹没,倒也没那么容易。不过,麦城、纪南城两路败兵可就遭了大罪——他们好不容易才涌到郢都城下,这时却一个个都蹚在水中,状况极惨。

    赶紧放他们进来,协助守城。楚王下令道。

    见楚王有令,郢都各个城门一齐大开,收拢从各处奔逃而来的败军。不料,这时一路人马却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地杀将过来。等到郢都守将急着关闭城门时,碍于进城的逃难者前挤后拥,城门竟然一时关闭不上!

    率军来攻者,正是孙武。

    他对这一状况早有预料,因此在堵水之时,就预备下木筏数千。如今水位波及郢都城下,他便得以率领一万部下乘着木筏,随着水流倍速赶来。说来也巧,他领军赶到时正好碰上郢都城门大开,他立即带着士兵们抢先攻过去,就此夺下了郢都城门。

    如此用兵者,神人也!楚军上下谁人可挡?又有谁人敢挡?

    不多时,逃难大军已从一万多人变成了六万多人——全城的守军都扔下楚王,自行逃散而去。

    完了,这下完了!楚王看着争先恐后逃去的自家军队,沉痛地闭上双眼。

    好在,公子申、公子结二人忠心耿耿,在他们的保护下楚王总算成功脱险。只是可惜了那些貌若天仙的嫔妃和数不胜数的财宝,由于事发突然,这些“身外之物”楚王根本无暇带走。吴军顺利的拿下了楚国都城,开闸放水之后,惊喜的发现,楚王把所有的一切都留给了他们。

    公元前506年,吴国伐楚战役正式结束。一支由吴王统帅,孙武指挥的五万联军,先后挫败总数达二十万之多的楚军,并一举占领楚国都城。从春秋时期各国的征战情况来看,这是堪称前无古人的伟大奇迹。

    此战过后,最兴奋的并不是孙武,而是吴王阖闾。

    对于吴王来说,一夜暴富的感觉实在太过美好。看着拜服在他脚下的楚国臣民,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而对于孙武提出的一系列合理化建议:如迎接前楚国太子(就是被他父亲抢了老婆的那位)之子回国接任楚王,并与之后的楚国达成和解等,他傲慢的全部予以否决。

    在阖闾看来,楚国已不足为患——现在他的目标已经是称霸天下,一败涂地的楚国他岂会看在眼里。何况,有孙武和伍子胥做自己的左右手,他楚国就是再不满意,能奈我何?

    阖闾的骄傲,让他不再理智,他很快犯下了许多错误。比如他肆意jianianyin楚王的妃子;他同意伍子胥将前任楚王(杀死伍子胥父亲的那位)从棺材里拉出来鞭尸;甚至,他毫无道理的将历代楚王的灵位捆在了一起,付之一炬……他认为只要这样,就能从精神上彻底征服楚国。从此之后,楚国臣民的眼里,再也没有楚王,只有唯一的吴王。

    爽哉,爽矣。干完这一切,阖闾满心欢喜。

    但楚国的臣民们却相当不爽。由于楚国君臣昏庸,他们也曾对新兴的吴国满怀期望。然而,吴国的行为却让他们彻底绝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