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吴起传 第二十二回 (第1/2页)
第二十二回:筑“吴城”先守后战,凭机变初胜秦军 公元前409年,吴起正式担任魏国的河西太守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紧锣密鼓地修建城池。 虽然他的终极目标是灭掉秦国,但嘴再大,饭还得一口一口的吃。秦军的六十万大军不是稻草人,要想进攻,就必须先做好防守。 谁想到,吴将军的想法才刚刚提出来时,就立即遭到了士兵们的集体抗议。 倒不是魏国的将士们敢于公然违抗军令,他们只是非常不理解:河西的这块地方历来都只被用作军事缓冲,现有的那几座城池已经足以够用了,好好的干嘛要大兴土木? 其实士兵们的想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举个例子:今天魏国打了胜仗,全军呼啦啦的向西推进了几十里;明天秦国一反击,全军可能又要倒退个几十里——之前双方就这么你追我赶,结果搞成了个势均力敌的局面。如果这时魏军贸然改变游戏规则,花大力气在阵地的最前沿另行修建城池,搞不好就会真的激怒秦国——一旦魏军辛苦建成的城池被秦军攻占,那时候再想打回去可就没么容易了。 吴起没有被此起彼伏的抗议声给吓住。他庄重的召集全军下令道:修筑城池这事势在必行,如果再有人胆敢违抗军令,一律斩首。 看到吴起突然摆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士兵们本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原则,立即停止了反对声,开始努力干活。 但和之前在鲁国时一样,吴起治理军队的基本策略还是以德服人:他看到士兵们开始听话,立即又换上了一副平易近人的面孔。当士兵们辛苦建设的时候,他也没有闲着——搬搬砖头、递递毛巾,始终活跃在工程队伍的第一线。 在恩威并施的双重作用下,魏国位于河西地区最前线的一座城池很快就修建完成。吴起满意的看着自己眼前这座凭空而起的城池,正式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做“吴城”——吴起盖的城。 这么看来,他是很具有专利意识的,搞完工程还不忘打上自己的商标。 吴起是满意了,但是有人却很不满意——秦国国君秦简公。 秦简公听说魏军正在两国交界处大兴土木,知道吴起这次是想玩真的了。不行,必须要赶紧打跑他们,不然魏军今天可以修一座“吴城”,明天就可以再修一座“灭秦城”。等到魏军在河西完全站住了阵脚,那时候再想赶走他们,难度可就大了。 因此秦简公听闻消息后,立即派出了十万大军前去争夺吴城。而魏军这边才刚刚修好了城池,尚未做好应对如此大规模作战的准备。眼看到秦国真的出动大军前来,魏军上下都很是惊慌。个别士兵甚至趁机起哄:早说了这个城不能随便修,可惜那头犟驴子不听,现在好了,惹大祸了吧。 吴起面对着秦国大军即将来到的消息,也丝毫不敢怠慢,他立即下令召集全军备战。在各怀鬼胎的七万魏军将士面前,豪情万丈的他终于说出了建造这座城池的最终目的。 “从今往后,这座位于阵地最前沿的城池,便是我军在河西的最后一道防线!此战,我只留五千将士守城,其余的全部随我出城迎战。所有的士兵一经出城,必须奋勇向前有进无退,如果有人不顾我的命令擅自撤退,一经发现杀无赦!” 这么看来,还是负责守城比较安全。但魏国士兵们很快就发现,守城也不是什么好差事:“守城的士兵如果发现有人逼近城下,无论是敌是友,必须立即乱箭射死。如果有守军不遵照该命令行事,事后经我查证,杀无赦!” 最后,吴起用凛冽的目光扫视了全场黑压压的将士们,一字一顿的咬牙切齿道:“如果此战我军失利,吴城失守之时,我必当自刎谢罪!” 吴起这是要拼命了! 在偌大的秦国面前,吴起所率的这支部队从人数上来看显然微不足道。但他现在却横刀立马,意气风发的挡在秦国面前,狂妄的对着秦国挑衅道:来吧,谁怕谁呀! 秦国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到吴城附近,结果发现魏军并没有像他们预料的那样关起城门来死守,而是背靠着城门摆出了打野战的阵势。 秦军大将看到这一幕,欣喜若狂:我手下的这支秦军部队,无论是人数还是战斗力都远胜于你们魏军。我所担心的,就是怕你们凭借刚建的这座城池死守不出,那样我军战力虽强,但也难免要陷入苦战。如今你们放弃城池,主动出战,那是再好不过了。 于是他下令道:全军迎战。 在这一场大战开始前,我们先来研究下那个时代的战斗兵种。 在战国时期,各国的战争除了水战就是陆战(空军在那时还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水战自然就是靠大船,一个国家的船造的越多越大,水战的实力也就越强;而陆战在当时由于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且容易受到地形的制约,因此在当时有多个兵种在陆战中占据着重要角色。 第一就是弓箭兵。说到弓箭兵,这在当时可以算是“万金油”兵种,不管是平原,还是高地,甚至是水战中,弓箭兵都发挥着重要的重用。由于受到很多国产电视剧的影响,在我们印象中,弓箭兵的射击方式大多都是平行射击(该模式参考奥运会的射箭比赛)。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弓箭兵普遍射箭的方式已经是抛物线射击(该模式参考迫击炮的射击方式)。在火炮发明之前,一般在两军对垒时,双方都会互相射箭:大量的弓箭兵位于本方军队的中后方位置,估算好对方的距离后,集体对着天空斜射出密集的箭雨。箭矢在空中运行了一段距离后,会沿着抛物线的轨迹从空中降落,然后命中敌方的军队。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己方射出的弓箭不容易被对方的盾牌阻挡——如果是平行射击,那么对方只需要最前方的部队拿盾牌掩护,后面的军队就可以完全不受弓箭的威胁,行动自如;而抛物线射击,则需要全军都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