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_白起传 第六十八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白起传 第六十八回 (第2/4页)

约十万,立即朝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全线出击。只要有一处得胜,立即前来中军,报知本将!”然后,他仅留数万人坐镇于中军,效仿此前的王龁,也就地修筑营垒,以备后需。

    赵军将士得令,一齐出战,企图突破秦军的包围。顿时,长平关,东、西壁垒,以及白起亲自坐镇的南部防线,无不遭到赵军的猛攻。秦军各部将领见状,一边努力抵挡,一边派人去见白起,询问应对之策。

    白起虽不及赵括饱读兵书,但也是懂兵法的。他见了赵军这一举措,不禁哑然失笑:“那赵括竟以为我白起用兵,还会拘泥于三面包围,网开一面么?”遂命令各部守将道:“赵军既已兵分四路,每部军士人数定然也只有十万。故你等只需谨守阵地,赵军必然攻克不下——无本将命令,各军、各部,皆不得主动出击!若有擅自放弃阵地,出击赵军者,杀无赦!”

    各部将领得令,皆不敢大意,凭借居高临下之优势,全力坚守。赵军四面出击多日,见冲不破秦军防线,诸位将领只得陆续回见赵括,请他再谋良策。

    赵括略一斟酌,又有一计。他传令下去:“挑选老弱将士上千人,前往秦军各阵地下方搦战,只须诱得一处秦军杀下关来,将之击败,我等便可突围了。”

    一支嬴兵,很快组建完成。其中,大多是连兵器也拿不稳的老者,以及尚未戴冠的少年。秦军守将早已得了白起的严令,对此哪敢轻出,只是不断的用弓弩去射杀他们。不多时,秦军一兵未出,就把这批老弱将士给赶回去了。

    赵括两计不成,又有一计。他召集勇士上千人,组建成一支敢死队,命令他们抄取小道,向东南方向突围。这次他的计策倒是成功了,由于秦军只敢在韩王山上放箭,不敢下山追击,终于让几十位赵军勇士突破了层层围堵,成功杀出了重围。

    杀出重围去干嘛呢?

    ——求援。

    可是赵军所有的兵力几乎都已被包围住了,还有谁能前去救援?

    ——冯亭。

    韩军十万,由冯亭率领,此时仍坚守在东壁垒防线南端的大粮山一带。赵括之前之所以不用韩军,只因为韩军军纪松弛,战力太弱,故将看守粮草的任务交给了他们。眼下,他也顾不得韩军到底行不行了,都给我上!

    冯亭得令后,果然带着韩军主力前去救援。结果方与秦军遭遇,这支军队就被白起轻易打退。

    战报传到咸阳,当秦昭襄王得知白起已将赵、韩二军近六十万人牢牢锁住的消息后,拍案叫绝:“自古用兵,未曾有以少围多者也!”

    他大喜过后,又慎重思虑道:白起虽擅长以寡击众,以奇制胜,但此举亦有风险。一旦其他五国见赵国垂危,起兵来救,长平一带的秦军未必还能抵挡得住。于是,秦王下令道:“征集全国十五岁以上者,由寡人亲自率领,奔赴长平支援白将军!”

    又一支多达五十万人的浩瀚大军,很快被组建起来,在秦王的带领下,向东出伊阙,再经河内之地北上,兴师动众地开赴长平而去。秦王目送这支部队出了河内,方才放心回了咸阳——有百万兵力在手,无论有何变故,都必然难不倒白起将军了。

    秦王的魄力,震慑住了山东各国,其后一个多月,赵王虽四处求援,竟无一国胆敢出兵。转眼间,赵军已被围困了四十六日。到这时,近五十万大军早已断粮,开始宰杀马匹充饥,个别体弱者,甚至在期间被活活饿死。赵括见秦军防线严密,又不主动来攻,彷徨无计。这等局面下,他终于体谅到了父亲赵奢的一片苦心——为将者,一军性命皆系于其手,纵是夙兴夜寐,兢兢业业都唯恐不足;更何况目中无人,自以为天下无敌之辈乎?

    唉,此次若能侥幸突围成功,他日,我赵括再也不敢自矜了;可是,如何才能冲破那该死的四道防线?

    他既已认识到自己所学的兵法无用,只得努力回忆昔日父亲的用兵之法。想来想去,他隐约领悟出父亲生前的一句名言:“若计谋无用时,惟凭勇略。将勇者,胜!”

    他计议定了,召集全军将士,当众赔罪道:“此战,近五十万大军随我轻入险地,数战不利,以至被围于此地达四十六日,饿死者过万,赵括已知罪矣。但若要脱困,唯有赖诸位将士继续死战。这几日,我见秦军四道防线之中,唯有南方无高山险阻,可突围出去。赵括愿自领一军在先,诸位可随我之后,向此方向全力突围。若能将诸位安全救出,赵括便是一死,也心甘情愿!”

    听了这话,许多对赵括不满的将士也不禁为他打动,纷纷围拢到他的身边,泣不成声地说:“我等愿追随将军,充当先锋。”赵括点算全军,来时的十万骑兵,此时因靠宰杀战马充饥了多日,只凑齐到骑兵数千人。于是他部署下去:由这数千骑兵当先开路,其余将士尾随其后,一起向南突围。

    说完,他率先持剑上马,行在所有士兵的最前方。又选出数名壮士,高树起“赵”字帅旗,紧随身侧。然后吩咐赵军道:“将士们,你等只顾一心向南,帅旗所在之处,便是我赵括!”

    随着赵括长剑一指,赵军发一声喊,如惊雷一般,四十多万人瞬间一齐向南方杀出。外围的秦军只道赵军已是黔驴技穷,如羔羊一般只等宰杀,没想到这时候他们却突然又迸发出洪峰之势。仓促之间,南方的秦军措不及防,纷纷后撤。赵军骑兵素来勇猛无匹,此时虽只存下数千人,但因感动于赵括之言,都有与秦军同归于尽之心。因而,赵军先锋所到之处,势不可当,轻易冲垮了秦军的第一道防线。

    白起正坐镇于秦军南部阵地,听闻这事,忙登上营垒高处。放眼看出,他不禁倒吸了口冷气,只见数千骑兵一路冲杀而来,沿途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境;在他们的身后,另有几十万步兵紧紧跟随,气势如潮,有如黄河奔腾之势。他连忙督令下去:“本部所有将士听令,全部出营,不惜一切代价,务必要将赵军挡住!”

    白起营内、营外,秦军密密麻麻,不下五六十万人——其中大半都是秦王派来的援兵,阵容极盛。白起见这支军队去了,心中略定,又忙派人去传令东、西、北各处秦军,一齐冲下关来,从身后猛击赵军。而这时,赵括等人早已杀红了眼,管你十万还是二十万,或者五十万,只知一往无前,不顾身后,继续向南猛冲!

    两军大战了数个时辰,秦军南部防线一时间人数虽然很多,但毕竟大多是临时召集得乌合之众,竟然惨遭崩溃。大量的秦兵抵不住赵军的冲击,纷纷败退至白起营中。白起连杀数人,都止不住溃败之势。在这等形势下,饶是一向杀人如麻的白起,心中也不禁闪过一丝恐惧。再看远方的赵军时,已将至近前,当先一人,如癫如狂,正手持利剑,四处冲杀,一身银甲,早已被鲜血染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