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8章 实验造船 (第1/2页)
“小老儿等人刚到两天,倒是没人招待…说是等您来了再说。” “哦!这两天比较忙,倒是怠慢了!” “哪里,有的吃有的喝就行了,哪里敢奢求什么招待?” “呵呵,不知道老人家造船技艺如何啊?” “小老儿祖上是造过宝船,后来也造过福船,可近些年…只造过一些沙船…” “哦!那咱们就从平底船开始吧,大贵,你去领些吃的喝的用的穿的过来,老人家,这是我设计的一些船型,比较简单,内部结构很模糊,主要东西都画了出来,这是平底船的图纸,闲暇之余画的,您给看看怎么样。” 徐伟让家丁二组组长去领东西,拿来自己有空画的图纸,找到三张内河平底船的图纸,这种平底船说是平底,其实是椭圆底。梭形水线,船尾是平的,船头稍微前飘,长宽比例6:1,算是比较长的。 船高6.5米,长45米,宽7.5米,预计水线以下2.2米,预计满载排水量350吨左右。椭圆形的船底最适合内河航运,海运只能短途跑跑,中型风浪是经不住的。 “少爷这艘船有大问题啊。” “什么问题?” “前后中间太平了,首尾高高翘起才能抵挡大风大浪啊。”这话说的没错,现今的船真是是首尾翘的很高,一些中间有建筑的看不出来,福船宝船最能看出来了。 “呵呵,我都说了,这是内河船,也就是在长江里跑跑的,海上偶尔跑短途,不是用来航海的。” “哦,那这吃水也有问题啊,吃水一丈半,这船这么大不可能吃水只有这么点的。” “薄船壳呢?内河船又不需要承受大风大浪,只要能运输40万斤的货就行了。” “这样的话这船就用不了几年了啊!” “若是精钢龙骨呢?” “精钢?能做龙骨?那还不沉了?” “呵呵,你看,那个人是你家人吧?你去把那锅放到水里看看会不会沉,再来讨论。” 刘老头疑惑的走过去把儿子准备煮饭的锅拿着到江边,这少爷还真奇怪,图画的好,有鼻子有眼的,船却画的又大还要又轻,哪儿有这么好的事? 还精钢龙骨?精钢要多少银子先不说,那钢那么重还不沉了?不行,我这锅可不能沉了,你说试就试啊?我得用个绳子绑起来! 刘老头磨磨蹭蹭一时半会找不到绳子,就把自己的粗腰带解下来绑紧锅,这才颤颤巍巍的把锅放到水里,然后,没沉?咋会没沉呢?这锅是铁的啊…… “老人家,你的锅沉下去了!” “呀!徐大少爷,这是怎么回事?这铁放到水里就沉,这铁锅咋不会沉呢?”要不是自家铁锅用了几十年了,老刘都要怀疑是不是妖法了…… “水有浮力,你应该会游泳吧?浮力有大有小,海水越咸浮力越大,江水浮力也不小,铁疙瘩体积小,浮不起来,当然沉了。铁锅就好比船,薄薄的一层把铁的受力面加大了,不会进水当然不会沉了,你再给锅里加水试试看。” 刘老头越听越迷糊,不过还是用手舀着装水,快装满的时候锅沿快进水了。 “明白了,明白了!只要这锅够大够轻边沿够高就沉不了!” “明白了就好!你和你的人去研究图纸吧,本少爷去准备精钢龙骨。” “是,徐大少爷!”实事胜于雄辩,刘老头,服了! 徐伟给钢铁厂下任务,要求龙骨40米长,仝字中间那横去掉翻过来,人字是船底形状,厚只要20毫米就够了,长1米,高0.7米。 钢铸好后用锻机锻一遍,人字形两边和上面一横打孔,以后用螺栓隔一节紧一下增加强度。 别看龙骨是钢制的,却比木头的轻了很多,至少两三成还是有的,体型更小,更结实更耐用,铸造锻造也方便。 内河船船底附着物较少,不用铜皮包裹,主龙骨用锰钢的,副龙骨也用锰钢的,支龙骨用木的,敷上两层厚7厘米左右的木板,一层做水密仓一层做外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