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二章 最胜言 (第1/2页)
第二百六十二章最胜言 曲径幽长,根本看不到尽头,道边荒凉,比那片黄沙大漠,尤之过而不及。 前面漫漫,二人徒步而行。 一路上王道生同是喋喋不休,只要是自己提及,无论事何事,他都能说上一通,山野异事也好杂家轶事也罢,就算是修行秘闻,他也都说的头头是道。 比如她狐妖与负笈书生的情爱趣事、八百里大山中艳鬼偶遇赶考书生的长相厮守、一袭青衫的剑客手持三尺青锋走天涯、还有那大髯侠客仗剑斩妖除魔,行侠仗义事。 说道此事,他还戏骂道:人间人,昏聩颟邗。 又说道,自己少年时,也曾义气风发,有过大侠梦,更是不听家人劝阻,走入江湖,曾亲眼见到颇为有趣一事。 元小渔惊得不轻,要知道,他从各种蛛丝马迹中,看出很多关于中州王家隐晦消息,这个修真家族,是南蛮之地最为神秘的隐世,修真家族,关于自身的消息,从古至今都不多。 只知,王家很强,强大到可怕,就连南蛮地,四大宗门之一的中州道宗,像是对其也是敬畏有加,而且是时后者重,为何,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个修真世家却做到了。 至于中州之外的其它宗门,无一不对其,讳莫如深,他在青山宗的藏经阁,得到关于中州王家的消息,便已能说明。 这人却可不问修行,置身江湖。 若是在元小渔,是在还未曾出苦力山时,他会认为,在长存家族中,能做到如此的家族子,要么是其的地位极高,尊崇,无人敢多言多余且还要尽力讨好,依一遵一,要么就是身份平常无比,极贱,千百人中,你生死与我何干。 现在,元小渔面色依旧惊讶,心中却更为杂乱,宛如一潭幽水,浪涛起。 身旁人的变化,他知,王道生却没有在意,而是继续说道,入江湖的那段时间,有段日子他在走到,大秦依附的某小国,江南水乡之地,是此国最富饶的地方,这里地杰人灵,此国能做到只是秦的依附属国,而不是州郡,多是此地人的努力所为。 他又继续说道,自己也不小了,从家中出来,可是经历过不少的阻扰,可谓是困难重重,便准备稍作歇息些时日,看看能不能找一贞贤的女子带回家,至少也能安了父母的心,让自己到家时,少被骂说两句不孝,怎得说也能说,看吧,我还领个媳妇回家,这一趟,并非一无所获吗,过两年再生两个大胖小子,好好给你们尽孝。 说道此初,他看了元小渔一眼,久违的叹气道:此地边境,大山连绵几十里,有一名为苍甲的古山,尤为出名,是文人雅士的游历之地,曾词出千篇诗三百,却可惜,被一伙凶残的大盗匪霸占,外加上山里地势复杂,官家顾忌颜面,又有一些人的暗中推波,多此有正规的军队来围剿,可每一次都无奈而归,盗匪熟悉地势,兵家人数不如他时,就打,多了就跑,反正就算是周围的地方兵,你也不可能,一辈子都在山上驻扎,看着吧?然后等你熬不住走了,我再回来,还是山中大王。 当然,此地既然是地杰人灵,自然也有很多闻名而来的大侠士来此,且是络绎不绝不绝。 王道生一脸的敬仰神色,现在他自己都认为是最风流,自己这小住时日,值得了,毕竟这才是当年自己心目中得江湖,侠者当是英姿风流。 山上得劫匪,人数不少足有数百,数十人得侠士联手上山,为民除害,当然也有他,这一行,可谓是慷慨激昂,让人热血澎湃,他本以为,此行自然是会马到功成,毕竟这数十人中,有不少成名已久得高手,在周围数国都小有名气,他们为民除害,不少达官贵人都拍手叫好,就连官家中戾气最重的兵家,也愿意与其大口吃rou,开怀畅饮。 事实也如他们所想,斩杀大半土匪,更是把匪患平息,最后山上只有三大当家,带着数十残卒,跑的快才得以苟生。 他们也有伤亡,足有半数,他也挂了彩。 王道生手脚齐动的描绘自己的英姿,言辞绰绰的说道,若非是自己,实力高深以一击制敌,力敌三大当家,怕是灰头土脸跑的就是他们了,事后他同数人,怕那些匪患不死心,报复此地的百姓,百年在此地待了数月,才安心离去。 那些重伤者,则在此地安居起来,隐姓埋名,靠着多些年的积蓄成个家,当个普通百姓,不也挺好,毕竟他们行走江湖的谁都不会少仇家,他们自然也不例外。 而在此地虽说有些许意外,可只要有仇家寻上们来时,他们透露出身份,因为荡清匪患,为民除害,官家肯定会出面庇佑他们,那些人肯定会碍于大义可官家阻碍,过完下半生,若是匪患重新回来,他们当日行事,都是蒙面长袍,遮掩阵容,就是当地的百姓和官家都不认得他们,只要小心些自然时平安无事。 说道这里,王道生罕见得沉默下来,深色惋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