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一二章君王(5)  (第1/2页)
    苏殷带着二皇子回了宫殿,叫人给二皇子沐浴换了身衣服,然后把先前叫人熬的姜汤端上来给二皇子喝了。    苦着脸喝完姜汤的二皇子不甘寂寞又一蹦一跳的跑到了苏殷面前,拉着苏殷的衣袖甜甜的喊:“父皇。”    苏殷翻了一页书,给了二皇子一个眼神。    二皇子咧着嘴笑嘻嘻的爬到苏殷怀里,靠着苏殷一起看书。    苏殷看完了要翻页,二皇子连忙压住书页,着急的喊道:“我还没看完,不能翻。”    苏殷任由二皇子压住书页,失笑道:“你看得懂吗?”    二皇子嘟着嘴怒视他父皇,大声道:“当然看得懂。”    “那你念给父皇听听?”    二皇子眨了眨眼,迟疑的开口道:“起著……雍摄提格,尽玄……玄……”    “起著雍摄提格,尽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    苏殷实在见不得小胖子那磕磕巴巴的阅读,随即开口道。    却不料二皇子生气的哼了一声,脸转向别处,不想再跟父皇念书了。    苏殷早就摸透了小胖子的脾性,笑着摇摇头不管他,自顾自的翻了下一页。    谁料二皇子见父皇不理他,又转过头压住了书页,硬生生翻回了前一页,指着上面的内容道:“父皇念。”    苏殷无奈道:“还不到你看它的时候。需等你长大了,才能懂这书中的含义。”    二皇子倔强的摇摇头,紧紧盯着自家父皇。    “父皇懂,父皇念。”    苏殷被他弄的没办法,只好轻轻念起来:“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二皇子一眨不眨的看着书,然后抬头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呢?”    苏殷笑了笑,开口解释道:“就是说,周威烈王姬午初次分封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国君。”    “为什么要分封诸侯国君,威烈王没有父皇聪明。”二皇子抱着苏殷的手臂,挪了挪屁股。    连他都知道分封诸侯土地会让诸侯生出反心,最后肯定要乱起来的。    威烈王真傻。    苏殷垂下眼眸看了看二皇子,拍了拍他圆滚滚的屁股,在二皇子谴责的目光下轻咳一声道:“做到旁边的椅子上去,父皇抱不动你了。”    “哦。”二皇子任由父皇将他放在一旁的椅子上,挪了挪换个更舒服的姿势趴在桌子上道:“父皇继续念呀!”    苏殷手顿了顿,继续念道:“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伴随着温柔的念书声和稚儿的童言童语,外面的春雨悄然而至。    春日应当是多雨的,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春日里的雨一下便让人感到欣喜万分。    今年又会是一个好年景,郑国在陛下的庇佑之下,定会更加繁荣昌盛,郑国的百姓,也会更加富裕。    ……    ……    “陛下这是使性子了。”    老大臣站在窗口,背着手望着外面连绵的细雨。    “陛下传了旨去西南。”    “是宣高将军入京吧?”    ……    “这是不信任我等。”    “陛下信任武将,我等式微。”    ……    “陛下不喜大皇子,可大皇子文韬武略……”    “慎言!陛下英明,乃受命于天。”    “下官无心之语,罪过。”    ……    “那高将军……”    老大臣皱着眉看着闹哄哄的几个人,大声呵斥道:“够了。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一个年轻的臣子却不服气,他梗着脖子道:“张相公,陛下此举不就是更信赖武将,我等文官又该何去何从。”    老大臣面无表情的看着他,沉声道:“武将对我们构不成威胁。武不御文事,文不问武事,这是立朝便定的规矩。怎么,敢质疑先人了?”    若不是这小子是李相的儿子,他会让他如此猖狂?简直不知所谓。    给他几分脸便觉得自己是个天才神童了?新科状元尚不敢如此大言不惭。    年轻官员摄于老大臣的威严,闭嘴不言了,只是内心里还是愤愤然。    他就是觉得文官应该凌驾于武官之上,否则武官跋扈,手握重兵,国将不国。    只是这话他不敢说,陛下信任武将听不进他这种见解。    若是大皇子上位……    年轻官员摇了摇头,他觉得大皇子应当是更偏宠文官的。    可陛下不喜大皇子,他们也无法子。    二皇子顽劣,目前还看不清性情,但是据说是由陛下亲自教导的,许是更偏向武将一些。    年轻官员想着便渐渐头疼,他抬起头却见张相公脸色不大好看,其他人也目露奇怪之色。    “李御史年纪轻轻,见解倒是不凡。”    年轻官员抬头疑惑的望着张相公,姑父在角落里对他皱眉,他突然意识到,许是刚才想事情太入神,没听见张相公说话,张相公生气了吧!    想到此,李御史立即起身拱手道:“小子有错,不该出神。请张相公原谅。”    张相公冷哼一声,却没再为难。    ……    ……    修罗段言在京师城门口让亲兵安营扎寨,带着几个贴身亲卫入了京。    “将军不回府中吗?”亲卫见将军没走回家的那条路,不由开口问道。    “末将受召入京,自然该先行拜见陛下。”    “可是……”亲卫望了望将军府的方向,远远的还能看到飘荡的白绫。    “将军丧妻,就算先回府中祭拜,陛下也不会责怪将军。”    修罗段言望着皇宫的方向,长叹了口气。    亲卫说的没错,他若是入京却不先行祭拜亡妻,岂不是太没人情,就是阿殷也会受人诟病。    罢了,明日再去也是一样的,毕竟是高远的亡妻,是该去祭拜。    修罗段言调转马头换了个方向,一路上行人避让,望着几人的目光满是崇敬。    “高将军乃真男儿也。”    “将军夫人亡故,不知这城里的小娘子们又要如何春心浮动了。”    一个汉子咬了口炊饼,一碗热汤下肚发出满足的谓叹。    “小娘子们就算心思浮动也无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