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五:石子羹 (第1/2页)
穆家的事情最终以在外的穆家老爷子匆匆赶回收场,因为犯人自尽,彭尧也不得不多花些心力在写给当地提刑的书信上。 胡铨是他恩师,自然多有指导。 好在彭尧是个规规矩矩的读书人,标准的端方君子,就是感叹胡铨之余,也不曾把他的真实身份联想一二。 此间事情完结,胡铨一行人便拜别彭尧,买了一辆马车,几匹好马,由折知琅骑了那大宛马领路,一路快马加鞭地往衢州去了。 去衢州之前的最后一站,便是信州。胡铨一行人到达信州城外时,恰是清晨时分,城门未开,道边的茶铺里将将飘出一点烟火。 苏瑞便找店家借了凳子桌子,又看道旁人多,带着他们往树林之中走了走,安顿下来。 因怕秋日清晨虎豹出没,折知琅又找了些干柴点起火来,这才拿出了自己带的干粮分发起来。 他们一路虽然赶得及,倒也并不困苦寒酸,故而一行人倒都兴致高昂。 又看到天上一片清微秋色,胡铨便笑道:“天和气清,少长咸集,如此情景,虞真人可有弹琴的雅兴?” 他们自都昌而出,过了江南西路的地界,虞素便换回了道袍打扮。 胡铨谦谦君子,虽然已经颇为心许,也不再以亲昵的“阿素”呼之,以显得尊重。 虞素侧耳似乎在听风声,闻言笑道:“先生若要吟诗作赋,我愿意琴曲来和。只是如此情景,倒叫我想另作主张了。” 她转身问了坐在自己身边的苏瑞一句:“小瑞,你可听得溪水之声?” 苏瑞原在听他们谈话,未曾注意这些。 听得虞素开口,她屏气凝神调息起来,果然听到一阵潺潺水声,不觉已然渐入境中,甚至依稀看到溪水边有小鹿饮水。 她运转一个周天,只觉得那水声更加清晰起来:“是了!还有小鹿饮水的声音呢。” 虞素一笑:“我可听不见小鹿饮水的声音。看样子,是小瑞的武功又精进了。” 苏瑞本来浑然不觉,听她一说,才觉得自己经脉通畅,手指凝聚,竟隐隐有几分气劲,心知自己是因缘巧合之下,得悟进阶了。 修习武功,想要入门,那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苦功夫,真气内力,都是一点点积攒而成的。 再加上些许天赋,得到恰当的引导,才能走上修习武功之列。 而若是武功到了苏瑞、折知琅这样的一流地步,就只能靠自己筚路蓝缕,慢慢体悟,有一点境界上的提升,才能有武功的精进。 故而苏瑞、折知琅这样的高手练功想要更上一层楼,那是难如登天,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的,如今苏瑞全凭几句闲话就能得悟,可并不羡煞旁人! 折知琅和她亲昵,又是少年心性,倒是比苏瑞还开心些:“恭喜瑞姊得悟!” 苏瑞但笑不语,只拐了话题去问虞素:“阿素刚刚提那溪水做什么?” 她其实第一个念头是对虞素起了怀疑,虞素是个不会武功之人,怎么会…… 但这念头立刻被她自己压了下去。 她能得悟多亏虞素之功,虞素又不是在害她,她却小人之心了!只当是巧合,问虞素究竟何事。 虞素道:“也无妨,我想劳烦小瑞到清溪之处取个一二十枚小石子来,以带苔藓的为佳。” 胡铨闻言拊掌大叹:“啊呀!虞真人要洗手作这石子羹来,咱们可是有福了!” 虞素含笑道:“也不过一时兴起,倒是先生客气了。” 一时之间苏瑞找店家借了个小壶来,运起轻功往那溪边去,装了一壶溪水并石子。片刻便折返,交给了虞素。 虞素便放到火上细火慢煎来,也没过多久,她巧手一翻,解开那壶盖来,一阵清新香气便泛出来,那香气不太浓,却萦绕其身,久久不肯散去。 虞素又将壶盖盖上,往火中轻轻一燎,便拿出来一一倒给众人,有几个羁旅行客,江湖公子,乃至大家下奴闻到香味来求茶的,她也不吝啬,只慢慢分发开来。 折知琅不懂品茶,只啜了一口,觉得回味绵长,五脏六腑为之一清,笑了一句:“难道素姊的手是带着悬壶济世的法术的?这普通的石子羹经了你的手也能成药茶?” 苏瑞有意与他嬉笑,敲他一下:“那你可要好好待你素姊,让她多给你两盏,喝到长生不老为止!” 折知琅只摸头一笑,认真道:“嗯,我一定照顾素姊的!” 他原是对虞素不太亲近的人,就连虞素自己也心知肚明。 这一路走下来,既觉得虞素虽然颇有手腕,却并不害人,又兼他佩服虞素虽然眼盲却在药理上有如此造诣。 只把先前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