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一朵梨花压海棠 (第1/1页)
李白的父亲李客,乃西汉飞将军李广第二十六代孙,凉武昭王李暠第十代孙。 因玄武门之变,李客的祖父远逃葱岭以西的碎叶城。 时光流转,待到风头过去之后,世事变迁。 当年李客的父亲为了保命,早已将能够证明身份的信物销毁殆尽。 没有任何凭证,朝廷自然不会承认其皇族血脉。 于是,他们一家等于成了黑户,辗转流落到了蜀中绵州彰明县青莲乡,靠在西域与内地之间往返贩卖货物为生。 银钱还是有一些的,否则他们也不可能在蜀中立足。任何时代都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嘛! 李白的母亲名叫月娃,是一名漂亮的突厥族女子,她的四位兄长都是突厥族的勇士,在当地颇有名望。 若非如此,李客的生意也不会做的如此顺风顺水。 一路上,李白都在回忆着这些过往,其实他对自己的黑户身份也很是头痛。 这要放在后世,就相当于考公务员政审过不了关一样,灰常令人蛋疼。 不过他坚信,以他两世为人的经历,以及一肚子的历史知识,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任何时代都是,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 事在人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个“有心”二字,灰常可怕呀! 开元七年秋,李白带着青子,结束了持续近两年的隐居生活,回到了蜀中绵州彰明县青莲乡李宅。 这是一座,在当地仅算中上水平的宅院,尽管占地面积不小,却没有高大阔气的门楼,青与灰的色调搭配,丝毫看不出来一丝张扬。 家境殷实却不敢露富,李客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这样做,自然是为了省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毕竟家世不清白,又是四民之末,不夹着尾巴做人又能如何呢? 李白就见不得他这个样子,事事小心谨慎、委屈求全,简直太过扎心。 故而,他醉心仕途,无非就是想光大门楣,堂堂正正做人,顺带着若是再能造福一下天下苍生,那就更完美了。 李客,见这个不听话的儿子终于回来了,虽然心里很高兴,但是脸上还是摆出了一副冷冰冰的样子。 李白来到堂上与之见礼,年近五旬、长相富态的李客,端坐在胡床之上,手捧茶盏冷冰冰道:“知道回来了?是不是盘缠又花光了?” 李白已经不是以前的李白了,自然不会看不出父亲这是故作生气,当然不会再像以前一样顶撞于他。 “父亲说笑了!我这不是想你和娘亲了吗?” 简简单单一句话,顿时将李客那一脸的寒霜融化了。 这时,他的meimei从后宅里跑了出来,燕子归巢似的扑了过来。 “兄长!兄长!你终于回来了!我和娘亲都可想你了呢?” 李白赶紧搂住meimei,将她抱起来细细端详。 “嗯!月圆长高了!长成大姑娘了!” 小月圆嘻嘻笑着,用她那带着童真的稚嫩声线说道:“兄长你若是再不回来,恐怕都要认不出我了!” 两人正嬉闹着,母亲一脸慈爱的,笑着走了过来。 “白儿!你可算是回来了,可想死为娘了!” 李白赶紧放下meimei,上前给母亲见礼。 母亲拉着他关切的看个不停,嗔怪道:“傻孩子!一家人不兴那些虚礼!这回回来可不许再出去野了,省的为娘天天为你担心!” 家人的团聚,总是温馨又温暖的,李白享受着这份nongnong的爱,在家一住就是月余。 他确实都有点儿舍不得离开了,有时候他真想就这样过下去算了。 可是,那位老者的话,就像是有某种魔力一般,时时刻刻诱惑着他。 他想要去尝试一下,那充满了挑战性的未知世界。 况且,他也是真的想返回原世界看看自己的父母、朋友。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于是,同父亲推心置腹的长谈过一次之后,他准备赶赴长安寻找机会。 父亲,虽然打心眼里不愿意让他再出去漂泊、游荡。 但是也知道,儿子大了,什么事情都有了自己的主张,就算是不同意,他的心也不会在家里。 母亲那就更不必说了,不是有那么句老话嘛! “儿大不由娘!” 这句话男女都适用! meimei月圆抱着他的腿撒娇:“兄长这才回来多久!就又要出去了!你走了以后就没有人陪我玩了!我不要你走!” 李白只能抱起她许愿道:“月圆乖!为兄这次可是要去办正事,等将来为兄当了官,就在长安城里置一座大宅子,将你和父亲母亲全都接来,好不好?” 月圆懵懂无知的看着他,似乎明白了兄长这是要去干大事。 “那好吧!那兄长你可要快一点,别让我等太久懊!长安城好不好玩?有绵州城里那么多好吃的吗?……” 李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安抚好了这个问题多多的小丫头,同青子一起背着行囊出发。 为什么一定非要去长安城呢?身份问题没解决,去了也参加不了科举呀? 再说了,没有通过地方上的选拔,直接杀到京城里头去,能行吗? 李白,其实也是实在没办法! 不过他知道,长安城里达官贵人多啊!有权利的人总是办法多嘛! 他的那位好友老贺,如今可是早已经状元极第了! 去找找他碰碰运气,总比呆在家里长吁短叹强吧? 尽管他现在与老贺还不认识,可是后来那么臭味相投,那么对脾气的一个人,就算是现在去结识,为时过早了一点,但也应该不会吃闭门羹吧? 哪个老贺? 贺知章嘛! 大诗人、大书法家,字季真,越州永兴人。 他在武则天证圣元年,就中了乙未科状元,最初被授予国子四门博士,太常博士、如今是礼部员外郎。 李白可知道,再过个四五年,他就会大大的发迹,后来历任太子宾客、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太子右庶子、侍读、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等职。 这个老贺,虽然年龄比李白大了差不多四十岁,但是他们可算得上是忘年交了。 在一起喝花酒,做大保健,老贺那是一朵梨花压海棠,老当益壮啊! 李白那个“谪仙人”的称号就源自于老贺之口,可见老贺对其有多么推崇。 这老家伙,为人旷达不羁,好酒,与李白、李适之等几个酒鬼,并称为“饮中八仙”。 《咏柳》《回乡偶书》就是他写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不多,《全唐诗》中只录其诗十九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