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67采集术的效率 (第2/2页)
雨,棉花不怕晒,把第二块地摘得差不多了,让我来摘豆子,说豆子怕晒时间长了爆开。” “嗯,那赶往摘。对了,带水了吗?”父亲没有细想,哑着嗓子问道。 景乐听得心里一酸,父亲有时候让他恨得牙根痒痒,但有时候又觉得他实在太艰难,让他又恨不起来。他那个水壶里灌满了水,便随口说道:“放在地头,我去取。” 景父继续埋头苦干,景乐往回走了几步,蹲下后取出杂物箱,拿出水壶又将杂物箱收起,赶回几步将水壶递给父亲。 景父接过后一仰脖子,咕咚咕咚灌下去少半壶,这才打了个嗝,又伸手擦了一把糊住了眼睛的汗珠。 景乐说道:“爸,你到树荫下歇歇,我这会不累,也扛热,先干会吧。” “行,要么我把这些先带回去晒起来,等我回来后再摘一会咱们就回去,等会就热得受不了了。”景父看着堆积了不少的绿豆荚说道。现在不运回去,等会还得运,所以并不是白跑来回。 这更中景乐下怀,景乐说道:“行,如果回去觉得太热就别回来了,我再摘点自己带回去就行。” “好吧,不在这一会的工夫。”景父把水壶放在田垄上,景乐笑道:“爸,这个水壶你拿回去吧,路上还能喝,我还有一壶水。” “行。”景父将水壶挎在肩上,用手推车拉着已采摘的绿豆荚回去了。 约四十分钟后,景父推着手推车赶了回来,一看地头又堆积了很多,足够拉一车了,他疑惑了个下,也没多想,又装着拉了回去;如此几个来回后,景父本来打算三个人好几天的活,愣是用了多半天就完成了。 这当然是景乐克意控制的速度,若是他一个人干的话,恐怕五分钟就搞定,而且全部是干豆粒。 因为老屋比较狭小,景乐中午歇息时就睡到了进门后的过道里。那把基本上没怎么用的马刀也被他悄悄放回了厅房的杂物堆里,也算物归原位了。 七月中、下旬直到下午六点多太阳都毒辣辣的,今年更是如此,呼吸一口空气后感觉胸腔中都像烧着一团火。 所以下午没有再出去,只是偶尔翻动一下暴晒在太阳下的棉花以及绿豆荚。 不多时,豆荚便被晒得噼里啪啦地爆个不停,发觉豆子也干得差不多了,景父便要求堆起来用木棍将豆荚砸开,再用簸箕把豆子分选出来。 景乐自然又接过了这个活。他开始像模像样地砸着,趁着没人注意,又将豆子从豆荚中采集出来后,单独堆到了一堆。等母亲拿着簸箕赶来时,只剩下了一小堆豆子与碎豆壳混合物,不到五分钟便分离出来了。而这时候,景乐的采集术熟练度已是高级4/10了。 母亲拿起一粒豆子咬了咬,发现豆子已经干透了,于是和景乐将所有绿豆全部装袋,堆在了厅房里。 棉花比绿豆干得更早,装进塑料袋中后,被单独放到了一个屋子中,因为怕火星,又怕受潮。 景乐盘算了一下,一亩棉花种得再好,最多也就能卖一千来块,而且棉花的病虫害非常严重,光是喷农药就要花费大量的人工和药钱,而且从播种到采摘,几乎都要人打理,实在是得不偿失。 再算算其它作物同样如此。他现在更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拼命要往城里面挤,这就是一个无法辩驳的理由。 景乐家的耕田还算好,都在平地上,而且还有两亩是水田,要是完全靠天吃饭,田地再贫瘠一些,饿肚子都有可能。 想着这些事情,景乐也感到无奈,改变不了这种状况,那就想办法改变一下家里的情况。 他首先想重新盖一院房子,让祖父、祖母以及父亲从这个狭小的院子里搬出来,宅基地都是现成的,划下来都有十多年了,就在六队的村口,只是家里一直没钱盖才拖了下来。 如果盖在那里,宽敞是自然的,也远离了沟边的塌陷危险区,出入村子也方便了很多,而且还离外婆家近多了。 景乐知道,十几年后,他们这个偏僻的村庄就会划入夏阳市的XC区,城市也扩张到了村子边缘到时候大量外来务工会在附近租房住,到那时出租房屋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宜早不宜迟,景乐决定尽快准备好料,以备农闲时候开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