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5章 只有谢直才合适 (第1/1页)
ss=gle=windogle||). 谢直听明白了杨玄璬的意思了! 这老货,为了让自己不再追杀他家唯一活命的幼子杨錡,竟然不惜让两个未出嫁的侄女到谢家为奴为卑! 如果他开口,礼部都不用谢直费事,您回家,剩下的事我办,保证干干净净香喷喷地给您送过去! 说句不夸张的话,如果谢三郎到了礼部,礼部尚书都应该亲自出面接待! 如果说三法司欠谢三郎一个人,那么大唐礼部欠着人家的人还没还呢!而且这个人比三法司欠下来的,还大!三法司不过是因为一个案子而已,礼部呢,科举权力的转移,那是能吃一辈子的好事,甚至这一辈子吃完了,下辈子接着吃,自从人家敲响登闻鼓,后所有到礼部任职的官员,都得谢谢汜水谢三郎! 大家可别忘了。。正是因为人家谢三郎当初敲响了登闻鼓,大唐科举的选拔权,才从吏部转移到了礼部! 就算谢直为司法人员,不愿意出手干涉朝廷对杨家众人的判罚,也好办,直接上礼部。 如果他开口,向李尚隐之类的高官讨要两个无关紧要的姑娘,李尚隐也好,刑部、大理寺的主管,还能拨了他的面子吗? 洛阳粮案就是人家掀出来的,高主事自己这个“关键人物”,也是人家谢三郎揪出来的,真要是说起来的话,能开始办洛阳粮案,能把洛阳粮案办的这么顺利,全是拜人家所赐,按照老百姓说话,整个三法司,都欠着谢三郎一个人。 人家谢三郎用吗? 要是真想救她们两个的话,别人可能还得托个人之类的。 再说杨家姐妹。 三千里长路,夜陪伴,只要押解之人有了这样的心思杨錡想走出河南府都难! ——三爷来了洛阳之后,别的没干,净跟老杨家对着干了,现在杨家虽然到了,但是还剩下这么个小孩,要不,咱们替三爷把首尾收拾了? 这样的谢三郎,别说有心坏杨錡的命,就是他自己没有这个心思,那河南县十八名衙役、十四名狱卒,一个个都恨不得那谢直当神仙崇拜,你就能知道,会不会有那么一个两个“善于揣摩上意”的? 即便卸任之后还收了河南县总捕头做私人部曲,在通济渠民乱的时候,能指引这河南县十八名衙役,用两把长弓控制住场面的河南县尉! 专管狱卒、衙役的河南县尉! 现在是监察御史,以前呢,河南县尉! 谢三郎是什么人? 想到这里,高主事也是恍然大悟,怪不得谢三郎一拒绝,杨玄璬吓得冷汗都出来了。 回到杨錡上,押解他的,只会是河南县的衙役! 先说杨錡,他要流放三千里,押解的人,肯定不能是三法司这样的上级衙门,要是每一个大案都需要御史台、大理寺、刑部出人押解,那这三个衙门别的也不用干了,就在大唐驿路系统跑着玩吧,所以,承接这种事的,主要还是州县,具体而言,县一级衙门。 一看谢直,高主事突然发现,要说拯救杨家剩下的三个小辈,没有人比谢直更合适了。 然后,自然而然的,就把目光转向了谢直。 高主事虽然连个品级都没有,但是家里有钱,结交的全是洛阳城中有钱有势的官员,教坊司可是没少去过,一想到自己看着从小长到大的小女孩,最后不得不含羞带泪、绝还迎,他就中不寒而栗的感觉。…。>tpircs/<;)}{][||niw=>tpircs<>sni/<>"3728457629"=tols-da-atad"8505885110881769-bup-aeilc-da-atad"xp09:thxp827:hkcolb-enilni:yalpsid"=elytsgybsda"=ssali<>--片图幅横,09x827--!<>tpircs/<>"oogybsda/sj/daegap/mooitayselgoog.2daegap//:sptth"=crsysatpircs<>";retnegi-xp7-xp60xp6:nigram"=elyts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