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11章 常参朝会 (第1/2页)
三天之后,常参朝会。 为啥叫常参朝会呢? 这个名字,就是跟大朝会,以示区别。 常参朝会之上的官员才不管这个呢,既然有人再一次主动提出来,大家就听听呗,万一张相答应了呢…… 就连这些官员,也都想到,李林甫李相,竟然硬顶着这个问题,再次提出了回归长安的提议。 谁敢再张罗会长安啊,真要是被张九龄张相扣上一个“破坏粮食生产”的帽子,你说,他是砍你还是不砍你啊? 这些理由,太强大了,尤其是第三个,洛阳粮案可是刚刚完事,现在砍了杨玄璬的刀子,血迹还没干呢! 天子来洛阳这三年多,折腾了这么多事,不就为了说把粮食的况弄好一点吗?又是查洛阳粮案,又是亲自推耕的,还派了政事堂裴耀卿裴相清理漕运,不就是为了调整一下国家的粮食况?别回来临走临走了,再破坏了粮食生产! 你说这仪仗那么多随行官员,还有好多的侍卫、金吾卫,排来了阵势呼啦啦的这么一块儿一走,驿路不够宽的时候,咋办?就只能下了驿路,一个没注意,就能把老百姓的田地的给踩了,你踩了以后你说赔不赔吧,就算是陪,粮食也回不来了,多糟心?!? 洛阳所在的中原地区,跟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正是我大唐产粮的重要地区。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现在正秋收还没完呢。 第二个,马上就八月节,中秋是阖家团圆的子,让一帮官员跟着你赶路?不错,有的官员到了洛阳,媳妇孩子都没有在边,但是,也有人难解相思之苦,这三年时间,陆陆续续地把媳妇孩子给接到洛阳城了,你们一帮人光棍,过不过八月节,无所谓,但是人家拖家带口的,难道也不过节了吗?再说了,这一路回归长安,要经过多少州县,天子莅临,他们不招待吗?真要是现在这个时间回去,折腾得这些人也都过不好八月中秋,合适吗? 第一个,现在是八月份,正是秋老虎肆虐的时候,天子岁数也不小了,这么多人一块儿从洛阳会长安,路上折腾来折腾去的,天子说不管不管的,还真能一点不管啊?一边心,一边赶路,然后这么大岁数,别他么再给折腾中暑了! 时间不对! 理由特别的充分! 因为李林甫在几天之前就提过这件事,被张九龄一顿劈头盖脸地一顿怼,给怼回去了! 为啥? 现在,李林甫旧事重提,众多官员虽然思乡心切,却也把目光投向了大唐首相,他们都知道,能不能回去,还得看人家张九龄的意思。 不过呢,他们也知道李林甫说了不算数…… 要不说人家李林甫聪明呢,简单的一个提议,就扰动了满朝文武的思乡之,如果天子真的点头,带着这些官员回归长安,你说,这些官员能不感激李林甫吗? 可是我们不成啊,为了跟着你处理这些朝堂政务,我们跟着你一起从长安来到洛阳,这都三年了,家也不能回,媳妇孩子也都不再边……真说起来,还真有点想家了…… 您李老三贵为天子,来到洛阳城,又带着宠妃,又带着闺女、儿子的,还有宫娥才女、金吾侍卫啥的,全天下都是你李老三的,你自然在哪都一样。 他这事一提,好多官员都心生感慨,是啊,从开元二十一年算到现在,可不都快三年了吗? 这不正好八月份了嘛,咱要是你赶在冬天之前回去,现在也该准备准备了吧? 那个,咱们大唐国朝定鼎是在关中,定都是在长安啊,咱在洛阳已经待三年了,该回去啦…… 第一件事,李林甫提出来的。 李老三大手一挥,开会! 朝廷五品以上官员,清贵官,都到齐了,中侍御史清点过人员之后,汇报,应到多少人,实到多少人,没人请假,没人旷工。 今天就是常参朝会。 这是大唐朝堂的后背干部啊!能不清贵吗? 这是啥? 一“清”一“贵”,联合到一起,就是这帮人的统称,“清贵官”! 这就是“清”字的由来了。 就可以站在朝堂上,正式的参与国家大事,倒不一定能对这个国家大事,起到多大的主导作用,但是呢,你在从旁边儿参与了,看见了,甚至还能帮着查漏补缺一番,这已经就是不错不错的。基本上不用你干啥,就可以接触到朝廷中枢的种种消息,还能从头开始地观看一条朝堂政策,到底是如何制定出来的,还不用劳心劳力。 你呢? 你还是低级官员的时候,其他相同品级的官员都在干啥呢?都是去忙到点儿实际的工作,那边干个工程,你去监督……这边儿出了个案子,你破案去吧……总之,都忙活呢。 在低级官员的时候,就天天参加常参朝会! 能不远大吗? 以“骏”为名的八种官职,都前程远大啊…… 这就是大唐的“为官八骏”。 不错! 欸,看着这些官职又派在了一起,是不是有点眼熟? 尚书省各部的员外郎、监察御史,正字、补阙、拾遗…… 什么样的官员才需要天子赦授? 这个流程,就叫赦授。 拥有相关资格的人,提出建议,天子认可,亲自安排人写个赦书,然后天子签字、用印,发给你,这一程序完整地走完了,你这才能成为这个监察御史。 还记得谢直是怎么干上监察御史的吧? 比如监察御史吧。 具体方式,赦授! 你还别不服,这种特权,就是天子亲自给出来的! 所以,这些官员的统称之中,多了一个“贵”字! 在朝廷的中坚力量面前,大谈“特权”二字,岂不是显得比五品以上的官员更加高级? 这个就厉害了! 注意,这些清贵官员的品级,一般都是在五级以下,六品、八品,甚至九品,都有,让这些低级官员来参加常参朝会,是一种特例,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