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开元盛世_第430章 相托与相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30章 相托与相托 (第2/2页)

是搭个顺风车的事儿嘛,好办。

    可巧,你今天离开洛阳,我就想将张五郎托付给你,与你同行前往长安,这样路上也好有个照顾……”

    故而,我就考虑,让张五郎早一点前往长安城,一来能够躲开大队人马的纷扰,二来可以在长安城安心读书,三来,孙某离开长安时间也不短了,家中房屋不知道维护如何,正好让张五郎早点去长安帮我看看,如果有不合适的地方,也好提前修缮一番……

    就算他平安抵达洛阳,一顿乱糟糟的景象,也不利于他安心准备科考……

    万一张五郎在路上有个马高镫短的,我也没办法向故友交代啊……

    如果让他自己前往长安的话,我这边又有点不放心,虽然路程不算远,但是那段时间,正是整个朝廷一起行动的时候,说不定还要有跟张五郎况相同的士子,一同前往长安城,那是怎么一个乱字了得?

    让他就在洛阳城待着吧,两个月之后,你三郎从长安城回来之后,天子想必就要准备返回长安,孙某为吏部本司的郎中,自然要跟着朝廷其他官员一同,陪驾回京,既然是跟着天子一同行动,自然难以照顾张五郎周全。

    这样一来,张五郎这边就有点不好办了……

    这两天,我和礼部那边打听了一下,虽然暂时还没有明发旨意,但是可以确定,开元二十四年的科考,就要在长安城举办了。

    结果,天子命三郎你返京准备,自然要回归长安城了。

    这不听说我在朝中为官,就早早来了洛阳,他一开始想着,能够就近等待科考,省得临到考试手忙脚乱……

    “这是我家故友之子,姓张,家中排行在五,要参加开元二十四年的科举进士科考试。

    孙逖一笑,抬手一招呼,竟然从临都驿大堂的角落中招呼出来一位年轻的士子来,孙逖一边看着他往这边走,一边对谢直介绍。

    “孙郎中,不知何事?”

    谢直一愣,孙逖找他什么事?

    “三郎且慢,孙某却也有一事相托。”

    却不想,孙逖却把他拦住了。

    三个人纷纷保证把事给办了,谢直这就踏实了,端起酒杯,跟他们三人又着实地喝了一轮之后,就准备赶路了。

    “三郎但请放心,辛某必不负所托!”

    “三郎放新,孙某一定将事办妥。”

    “三郎,不必如此,梁某必然竭尽全力!”

    “三位,三郎再次正式将此事相托,还望三位相助!”

    谢直却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也不想管这三个人是怎么想的,只要他们都答应了所托之事就行了。

    三人听了,不由得苦笑,你一个“被动防御”就这么大的阵势,真要是让你“主动出击”,还不得把洛阳城给翻过来啊!?怪不得天子直接下令让你回归长安……如今看来,不仅仅是天子能落下两个月的清闲,就连满朝文武,说不定因为你谢三郎离开洛阳城,也能落下两个月的清净……

    不过,这些准备,也算周全,我倒是要看看他们到底如何才能救出安禄山去!”

    只能如此被动的多做防备而已!

    “可惜三郎今就要离开洛阳,不能主动出击,直接找出是谁想要营救安禄山!

    谢三郎交代完了所有的“任务”之后,恨恨地说道:

    果然。

    三人真是想不到,要想营救安禄山,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

    全流程、全时段的监控,还有朝堂大佬以备不时之需。

    除此之外,谢三郎还给这件事,再加上了一道保险,尚书省右丞严之,有这样堂堂的朝堂大佬给所有人做预备队,一旦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就有这位朝堂大佬亲自出面处置!

    谢正坐镇洛阳城,左右逢源,上下联系,动用一切谢家所拥有的资源以备不时之需。

    孙逖,吏部本司郎中,借重自己在士林之中的威望,帮着监控士林凤翔、控制舆论。

    梁升卿,侍御史,随时准备监斩安禄山。

    辛二郎,大理寺评事,在大理寺看人。

    想到这里,三人也算是看到了谢直安排的全貌——

    三人一听,行嘞,这回更踏实了,有堂堂尚书省的右丞撑腰,办的又是自己职权范围之内的事务,那还有啥问题不成?

    如果我家二哥谢正也难以解决的话,他自会前往严府,请严右丞出面。”

    但是三郎要多说一句,三位行事,可以放心大胆,一旦有解决不了的事,请第一时间到我谢家老宅通知一声,三郎的二哥谢正,也得了三郎的嘱托,这段时间就坐镇洛阳城,一旦有什么问题,由他出面解决。

    “实不相瞒,离开之前,谢某特意拜访了严右丞,也有事相托于他,具体细节的话,就不在今天多说了。

    人家谢三郎还没有安排玩呢!

    结果……

    说实话,要是让他们三个之中的任何一个来安排这件事,恐怕也就是想到其中一件两件而已,哪里能像谢三郎这样周全?

    看人、监斩,与此同时还能兼顾这控制言论。

    到了这个时候,无论是侍御史梁升卿,还是吏部本司郎中孙逖,以及大理寺评事辛二郎,全被谢直安排的“任务”,把这三个任务串联起来一看,纷纷从心里对谢三郎大为佩服,怪不得人家谢三郎号称“大唐办案第一人”,这份谋划,果然周密。

    孙逖一听,行,没问题,这事不难,没有谢三郎的交代,他也少不了招呼士子们喝酒聊天,不过是观察风向,引导舆论而已,简单。

    三郎托付给您的事,就是在这些饮宴聚会之上,注意士子们之间的舆论风向,以防有人利用这些年轻士子的血,为安禄山翻供!”

    我知道孙郎中喜欢组织饮宴聚会,然后从中挑选良才……

    虽然如今朝廷推动了科举改革,行卷之人少了不少……但是这些士子,也少不了饮宴聚会……

    我知道,每一年科举之前,自有数量众多的士子齐聚京都,虽然现在天子准备返京,但是普通士子却并不知道,而且朝廷也没有明示开元二十四年的科举,到底是在东都洛阳举行还是在西京长安举行,我想,肯定会有大量士子,在近期前来洛阳城!

    “三哥自然随意,和孙世叔一同称呼五郎即可……不过,张某也有大号……”

    “但不知五郎的大号是什么?”

    “姓张,单字一个,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