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开元盛世_第437章 狠辣谢三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37章 狠辣谢三郎 (第2/2页)

顾皇恩,在接受修缮长安宫城的皇家任务之后,三天之内,毫无寸进,臣,监察御史,汜水谢直,弹劾其尸位素餐!”

    一片大哗!

    当场念出。

    随即命令长安留守、洛阳来人的所有宦官齐聚一堂,掏出一份本章,乃是他具本弹劾长安留守宦官鱼乡里。

    把留守太监王公公拎过来一顿臭骂!

    第三天,谢直前往长安宫城检查修缮进度。

    五颗人头,被他下令,悬挂在西市坊门之上,以此,警示宵小!

    同样处理,斩了杨思勖的干儿子,以及随的四名宦官!

    谢三郎能惯着他那个!?

    被金吾卫拿下之后,还振振有词,我给钱了!

    打着为天子采买的旗号,强买绸缎三十匹,足足六十贯价值的货物,就扔下散乱铜钱几百枚!

    还真有不信邪的,杨思勖的干儿子。

    第二天,谢直坐镇西市。

    汜水谢三郎,第一次亮相大唐西京长安城,后排了一十三颗宦官的人头,就摆在长安东市的门口,以此为后来者,戒!

    一十三名宫中宦官,在屎尿横流之中,首异处!

    斩!

    就一个字!

    监察御史,汜水谢直,以“钦差”的份,请出天子旨意,直接下令!

    不送官,不审判,不留!

    第一天坐镇东市,因长安宦官强行抢夺商家,被谢直率领金吾卫当场拿下!

    谢直就让他们领略了什么叫“人狠话不多”!

    然后……

    嘿!这位谢御史,口气倒是不小,能耐不知道跟口气是不是一样大!

    不过,激动过后,两市市令也面面相觑。

    东西两市的市令,当时心花怒放,恨不得上去亲谢直两口,您咋才来呢!?

    他管!

    天下掉下个谢御史!

    就在两市市令愁容相对、两两无言的时候……

    这咋办!?

    可是宫中宦官要是吃饱了,东西两市还不得让他们给祸祸塌了!?

    结果,听说天子马上就要返京了,东西两市的市令当时就发愁了,天子返京,在此之前,肯定有一次大规模的采买,就宫中宦官的那个德行,还不得疯了!?三年时间没有收入了,肯定这么一回就得吃饱了啊,正所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说的不就是这个吗?

    这也就是这两年天子驻跸洛阳,宫中的宦官没有了天子的旗号,这才收敛了很多,这才让东西两市过了几天消停子。

    东西两市两市的市令,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时他们也不过是个区区的七品官,又是在长安这种天子脚下,就算是心中着急,也真没有办法……

    说句不好听的,东西两市,本来好的,就是让这帮子宦官弄得乌烟瘴气的。

    这么一来,那些南来北往的商户,无奈之下,只得接受宫中宦官的盘剥……

    听了这话,谁受得了!?

    没辙啊,人家是天子家奴,代表着天子脸面,一张嘴就是替天子,替皇家采买物品,啥,钱!?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率土之民,莫非王臣,听说过没有!?你的价命都是天子的你知道吗!?现在看上了你家的货物,采买入宫,是天子、是皇家给你脸面,还敢要钱!?再敢要钱,直接把你抓进宫去,切了之后,跟咱家一样服侍天子!

    这些是是非非之中,别的不说了,就以宦官的危害最大!

    当然了,商品集散的地方,自然会有大量的财货流通,同样,也会招惹好多是是非非。

    东西两市,乃是整个长安城最为繁华的所在,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大唐最繁华的所在,东洋的镜子,钢刀、南阳的珍珠、珊瑚,塞外的牛羊皮具、西域的香料、美酒,以及大唐本土之上的各路商品,堪称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绝对是整个大唐版图上商业七息最浓郁的所在。

    东西两市的市令,苦宦官久矣!

    你自己愿意去管管那些无法无天的宦官,我们还求之不得呢!

    欸,管他那个呢!

    怎么着,这是要学着名臣良将做青天大老爷啊!?

    这位谢御史,听口音,是河南府的人,看官袍,监察御史,看年纪,不大……这也就是个新晋御史吧?

    东西两市的市令一听,卧槽,还能有这好事!?

    所以,谢三郎出宫之后,直接前往东市西市,直接召唤东西两市的市令,明确地告诉他们,如果谢三郎负皇命,负责管理一切相关事宜,所谓相关事宜,当然也包括严控宫中内侍祸乱地方,谢直明确告诉东西两市的市令,这段时间,他除了要隔三差五地前往长安宫城检查一下工作进度,其他时间,就坐镇东西两市,但凡有宫中内侍出宫采买,胆敢打着天子旗号胡作非为的,市令不敢管,直接上报给他,他来管!

    谢直自从接到圣旨之后,除了确定这个工作要秉承一个“快”字原则之外,还早早地确定了一个态度——他就是看不惯内侍宦官,依仗着天子的威势为非作歹,“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这种事,虽然以他个人能力而言,自然难以杜绝,但是他也早早就下定决心,至少在自己手上这件事中,要予以坚决地打击!

    当然,他也不是真的就什么都不管了。

    所以,谢直直接把事交代完了以后,给他们明确了工期,十天,明确了管理方式,追责,明确了职业道德,不能打着天子的旗号为非作歹,并且明确了时间节点,三天检查一回……在此以后,谢三郎就直接离开了宫城。

    况且还有人家家里自己安排的人员,留守太监相当于物业,从洛阳派来的边公公,相当于保洁公司的工长,有他们在,这点事,还用得着他谢三郎这个“监工头子”费多大的心?

    既然如此,咱们还是老实着点吧……

    不但如此,随着谢三郎的事迹在长安城中流传,越来越多的消息,也跟着东西两市的商队,走向了大唐的四面八方……

    谢直也不知道,他不过就是看不过宦官为非作歹而已,竟然能够让自己的“清名”流传在整个大唐的国土之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