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50章 谋反?是真的! (第3/3页)
卫都不长脑子吗?怎么朗将这样的中层将领,琢磨事还是这么简单啊? 张朗将老脸一红,没说话,脸上的表出卖了他内心的想法,难道不是这样? “张朗将,你不会以为我说刘志诚要谋反,是故意虚言恐吓吧?” 因为张朗将一张嘴就是“这个案子”,显然还没有认识到这件事的严重…… 为啥? 张朗将说到这里,谢直都不用再往下听了,就这知道这哥们误会自己的意思了。 属下准备兵分两路,一部分去抓这个人,另外一部分,就直接去咸阳县捉拿刘志诚……” “那个……准备带着这些伙计带路,直接前往刘家别院,他不是说听见有人跟刘管事议论了吗?那人必定是刺杀局的主谋,即便不是主谋,也是这个案件之中的关键人物! 张朗将也愣了。 “张朗将,你准备如何行事?” 谢直叫住了张朗将,仔细想了想,还是没用弄懂这位张朗将的“内心加戏”,不由得开口问道: “你等会!” 谢直看着他干净利落地转,倒是有点懵了。 说着就要转离开。 “谢御史放心,我老张亲自带人去,当然不让贼人走脱一个!” 张朗将赶紧亡羊补牢,叉手一礼,躬说道: 想到这里,张朗将恨不得给自己脑袋一锤子,这点事儿,还得让人家谢御史亲自开口,自己早就应该帮着谢三郎想到了啊…… 如果在长安全城抓捕“罪犯”的话,“钦差”遇刺这样的理由,恐怕还是有点牵强,但是,如果是“谋反”的话,那不就方便多了吗? 既然是大动作,自然要有“大理由”! 当然,要是想将这些人,都在短时间之内抓捕归案,那可就是大动作了。 自然是把参与刺杀谢三郎的所有人,一个不落地抓到谢三郎的面前,任凭他来发落! 那还用说吗!? 好,既然是恩,就涉及到报恩的问题了,如何报恩? 说句不好听的,这件事,都可以上升到恩的程度了! 别的不说,人家谢三郎今天在长安东市遇刺,最危险的时候,带着自家部曲,独自面对刺客,即便没有受伤吧,却也足够惊险了,在这种况下,他都没有怪罪自己这个负责安全的金吾卫中郎将,自己还有啥不满意的? 咱也不说啥官场上的钻营不钻营之类的东西,就说这一次前来长安城,一路辛苦都赶上急行军了,自己光想着干活、干事了,愣是忽略了和鼎鼎大名的谢三郎打好关系! 一念至此,张朗将不由得暗中埋怨自己,怪不得从军二十年,到了现在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中郎将而已,就一个原因,太不敏感了! 想到这里,张朗将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跟自己朝夕相处半个月的谢三郎,如今的份,已然重要到这种程度了吗!? 如果“钦差”被刺杀在长安东市,整个消息都不用被传递到洛阳天子面前,恐怕在今天,整个长安城就得大乱! 可别忘了,人家谢三郎现在还负皇命,乃是当之无愧的“钦差”,那是“见官大三级”的存在,他的份,至少要比整个长安城里面所有留守的官员都要贵重! 况且,这还仅仅说的是谢三郎人家本来的官职…… 就站在谢三郎后的那几位朝堂大佬,估计都得疯,张九龄、严之、李尚隐……张朗将简直不敢想象,半数朝堂大佬集体发疯,将在大唐、在长安、在洛阳,掀起多大的波澜…… 恐怕天子震怒,朝野动才是必然的吧? 而杨万年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御史而已,名声还没好到哪里去,尚且如此,如果是堂堂汜水谢三郎被刺杀了,又当如何!? 有此可见,无论是天子也好,朝廷也罢,都对监察御史的份是如何看重! 后续虽然有谢直拼尽全力救援,都敢冒着丢官卸职的风险,带着他们出了河南县的大牢,在平定西市叛乱的过程中,特意地分润功劳给了他们哥俩,这才勉强救了他们一条命,即便这样将功折罪,也难逃两人被发配幽州方镇、军前效力的苦难。 谢三郎是朝廷的监察御史,这样的份,如果被刺杀了,当然是一件大事,就仿佛当初,张氏兄弟在洛阳城当街砍杀监察御史杨万年一样,事刚出,天子就震怒,下令各州各县,一定要抓到凶手,张氏兄弟都跑到四百里之外的河县了,眼看就要逃出河南府的地界了,那又能怎么样,还不是束手就擒,被送回了洛阳城受审? 一句话算是给张朗将提了醒,对啊,刺杀谢三郎,严格来说,不就是谋反吗? “袭杀钦差,预谋刺杀朝廷的监察御史,与谋反何异?” 谢直嘿嘿一笑,瞥了一眼脸色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的刘二掌柜,这才开口说道: 您能确定吗?” 京兆刘志诚? “谢御史……您刚才说,有人要谋反? 不过事关重大,即便张朗将奉命要听从谢三郎的调遣,也不得不多问一句。 命令麾下人马做好准备…… “好! 既然你小猴子有此志气,谢某就成全了你! 今天,便让你,随我破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