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55章 安禄山被放了 (第1/2页)
却说谢直追踪刘志诚的时候,在刘志诚逃跑方向,突兀地出现了一队骑士,人数虽然不多,但是看着个个都极为精悍,况不明之下,不由得谢直不放慢了马速。 他第一时间的反应,也和金吾卫张朗将的反应一样,生怕是刘志诚早早安排下的后手。 把刘志诚救走,这不怕,反正他是个反贼,就算今天跑了,全大唐的官面势力通缉之下,他也跑不了哪去。 到了这个时候,什么都顾不上了,发动了一切能够发动的力量,一定要搞清楚怎么回事不可! 别人还好说,被谢直留在洛阳城坐镇的谢正,差点疯了! 事态变化实在是太迅速了,弄得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安禄山从大理寺的大牢之中,堂而皇之地出狱了。 一句话怼得张九龄哑口无言! 首相张九龄还想争取一下,却被李老三当场呵斥了一顿,说什么你不是担保谢三郎请斩安禄山是出于公心吗,现在来看,就是私! 更不用说李老三了,天子李老三一听之后,勃然大怒,当场赦免了安禄山的罪行! 这个逻辑,实在是太强大了,就连被谢直临行前宴请和托付之人,在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有点含糊,生怕这是真的。 这一下子,逻辑就通了,谢三郎确实和安禄山没有啥恩怨,但是他就这么死气白咧地想弄死安禄山,原来是因为安禄山挡路他姐夫的升迁之路! 敢张侍郎根本就不是出来对三堂会审做评价的,人家陈述了一个事实,安禄山被问罪之后,幽州方镇那就空闲出来一个参将的职数,顶替安禄山出任参将职务之人,姓卢,乃是谢三郎的嫡亲姐夫! 结果人家一张嘴,众人这才脸色大变。 当兵部张侍郎一出场,大家还纳闷呢,这哥们当初参加对安禄山的三堂会审,都一言不发,怎么现在跳出来了? 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杜九郎竟然是有备而来,弹劾过后,直接请出了自己证人,兵部张侍郎。 他们甚至都没有站出来为谢直说话,就这么看耍猴一样看着杜九郎折腾。 人家谢三郎要杀安禄山,是不错,但是人家谢三郎跟安禄山之间,一点接触都没有,据说在安禄山前来洛阳受审的时候,谢三郎见都没见过他一面,在这种况下,什么“以权谋私”,什么“私”之类的,岂不是加之罪何患无辞? 刚开始听到这样的弹劾,无论是张九龄还是严之,甚至李尚隐、梁升卿,根本没当回事。 以权谋私,为了一己私,谋杀国朝大将! 原来,谢直离开洛阳之后,刚开始的几天还没有什么,在第十天的时候,也就是谢直等人快马过潼关的那一天,监察御史杜九郎,突然在金銮上弹劾谢直,罪名都不知道怎么出来的—— 一群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后还是小义,仗着跟在三少爷的边的时间最长,这才战战兢兢地述说他们这一行的经历。 这他娘更吓人好不好!? 结果,自家三少爷不但没有暴跳如雷,反倒是平静地一言不发…… 他们对自家的三少爷都足够了解,都和高明当初的猜测一样,都怕自家三少爷听到消息后暴跳如雷。 他的这个表现,可把谢家人都吓了一跳。 谢直连看都没看刘志诚一眼,依旧低头思索,不言不语。 就在此时,谢仁、小义等人,已然带着谢家家仆,将刘志诚捉拿了回来了。 果然,现在听说安禄山被李老三给放了,谢直也就大体明白怎么回事了…… 至于这个“时机”到底是怎么回事,当时太忙太乱了,谢直又要审问刘二掌柜,又要通知金吾卫平乱,实在没有精力仔细去想,但是,他可一直没忘…… 恐怕说到底,就两个字,时机。 那么,具体是什么问题呢? 但是,他们就是这么选择的,在洛阳临都驿,不出手,在一路之上,不出手,偏偏在长安动手,这里面,要说一点问题都没有,谢直肯定是不信。 谢直还是不信? 但是,他们为什么非要等到长安东市才动手?难道没有京兆刘志诚麾下人马的配合,他们就不敢刺杀谢三郎? 谢直可是不信。 那两名胡人从洛阳开始就跟着他,前前后后跟着十六天,足足走了八百里,难道这里面就没有一个像样的机会让他们动手? 真正让他揪心的,却是两名胡人刺杀他的时机。 其实,早在谢直在东市遇刺的时候,他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主要刺杀他的两名胡人,来着安禄山边的亲兵“曳落河”,他们要杀谢直,好理解,不管是泄愤还是为安禄山报仇,都正常,既然谢直敢亲自出面弄死安禄山,也就早就做好了准备,什么刺杀也好,什么其他的招数也好,不过就是比较一下谁家的手腕更高而已,他谢三郎又怕者何来? 你这是跟我演绎大唐版本呢!? 不作死,就不会死! 你他么干啥呢!?放了他?那是安禄山!?十多年后祸祸得你大唐江山支离破碎的罪魁祸首!现在放了他,这是想干什么? 当然,最让他失望的,还是天子李老三! 失望于严之,梁升卿,孙逖,辛二郎,还有谢正,有一个算一个,全他么是废物! 失望于张九龄,堂堂大唐首相,杀不了一个犯了事的幽州偏将,枉为一代贤相! 谢直,真的失望了。 谢直却懒洋洋地抬起来手,无力地摆了一摆,止住了高明的话头,却也一言不发了。 “师父,您……?” 结果,他却诡异地发现,自家师父,竟然没有暴怒,听到消息之后,反而在一瞬间,展现出一种颓然来,那是人过一甲子、再也无力回天的颓然,竟然出现在自己二十多岁的师父上,看得高明一阵惊心动魄。 高明甚至不敢想象,自家师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到底是该如何暴跳如雷! 安禄山……被放了…… 结果,谢三郎的这种“全力一搏”,竟然没有效果。 大家也就懒得多问了,给谢三郎帮个忙而已,能落下一个顺水人,何乐而不为?况且,幽州偏将安禄山丧军辱国,指使数万边军葬塞外,本来就该死,不是吗? 所有人,都不理解,堂堂汜水谢三郎,连见都没见过这位幽州偏将安禄山,为什么要执意置之于死地,但是,所有人都能从这句话里面听出来谢三郎誓杀安禄山的决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