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26章 到底有没有关系 (第1/1页)
却说高明刚刚介绍完案情,就有人挑出来质疑。 “三千斤火药,还制成了火器,就隐藏在长安城中? 高御史,你知道三千斤火药有多少!? 装到大车之上,起码七八辆! 长安城乃是我大唐首善之地,怎可能有如此多的火药流入而毫无消息? 简直是一派胡言!” 高明转头一看,乃是一名将领,见过,不认识,只知道是十二卫的,不是金吾卫就是左右监门卫的,要不就是左右龙-武军的。 他现在出言,好理解,无论他是金吾卫还是左右监门卫,都负责长安城的治安,三千斤火药,就藏在长安城的某一个角落之中,不出事还好,只要一出事,他这个将领,也就别干了! 现在与其说他质疑高明,不如说他不敢相信。 高明没给他好脸,冷冷一笑。 “怎么,你是要跟我这个淮南人,比比对火器的认识吗?” 一句话,撅得这名将领满脸通红。 旁边的众多官员,这才想起来,人家高明,考中进士之前,据说在淮南军中服役多年。 淮南火器,独步大唐! 这句话,基本是大唐军方的共识,自然,论及对火药的理解,别看现场的,都是大唐的精英人物,还真不一定有人比得过高明! 要是这么说的话,他说三千斤,那就是三千斤! 高明也没打算放过他。 “运送、隐藏火药的凶犯,被我击杀三十二名,如今就陈尸在张守珪的废园之中,你若不信,随时去查! 另外,凶犯贮藏火药,制作火器的仓库,也在张守珪废园之中,发现之后,依旧保持原状,同样可查! 倒是你,口口声声不敢承认,莫不是跟凶犯有所勾连!?” 那将领一听,脸都白了,这顶大帽子扣脑袋上,那就不是能不能继续当官的问题了,那是诛杀九族的罪名啊! 他刚想说话,却被王鉷抢了先! 王鉷现在哪有心思关心一个十二卫将领的前程,三千斤火药,他一听也紧张了。 “此事事关重大,高御史,走,与我仔细说说,说不定马上就要面圣……” 说着,就要拉着高明,找个僻静的地方,仔细了解一下细节。 却没想到,没拉动。 王鉷愣了,“高御史,你这是……?” 高明冷冷说道: “属下再不懂事,也不敢坏了天子亲令的‘践行仪式’。 不过,属下别有线索…… 说不定,嫌犯,就在这长乐驿之中!” 说着,高明,把目光,投向了安禄山! 在场的所有人,心里顿时咯噔一声! 原本以为,高明这次来长乐驿,就是要找安禄山的麻烦,结果人家不是,真是有事儿,三千斤火药隐藏在长安城中,别说第一时间想顶头上司王鉷汇报,就是第一时间去找天子李老三也说得过去。 就在所有人惊骇不已之后,有纷纷有点不好意思,觉得误会人家高明的时候,人家高明,图穷匕见,剑指安禄山! 一个眼神,都不用多说,在场的这些大唐精英,都明白了高明的意思! 敢情这火药,还是跟安禄山有关系! 说到底,高明这次来长乐驿,还是找安禄山麻烦的! 意识到这一点,天宝朝的文武群臣,都有点讪讪的,枉我刚才感觉误会了你,还有点不好意思的,高明你小子一双狭长的双眼,果然不是个好人,说到底,还是奔着安禄山来的…… 不过,在这种无谓的情绪过后,在场众人不由得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三千斤火药! 安禄山! 这两个名字,无论哪一个,单独拿出来,已经足够震撼人心了,要是把这两个名字结合到一起…… 卧槽,好恐怖! 如果这三千斤火药,真的和安禄山有关系的话,那事情简直无可挽回! 你想! 这三千斤火药,如果是安禄山手下蔫不出溜运送到长安城的,不管他要干啥,无论是强攻皇城还是在东西两市炸毁半条街,都足以造成大唐政局的剧烈动荡,甚至因为这件事,朝堂之上就得折腾很长时间。 然后安禄山呢? 他得天子令出征,统领幽州河东两处节镇的所有人马! 明确地说一句,这两个边镇的兵马,几乎是大唐边军之中最有战斗力的人马,而且数量超过了大唐边军的三分之一,如果考虑综合战斗力的话,恐怕能够占据大唐边军一半左右的战斗力,估计只有陇右等兵马综合到一起,才能与之抗衡。 这么多人马在安禄山的手上…… 塞外胡人不稳……谁他么的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消息就是从幽州传递过来的,安知不是安禄山自导自演? 退一万步说说话,就算塞外胡人不稳,你知道安禄山统领着两个方镇的人马,是要对外作战还是对内作战!? 如果,仅仅是如果哈,万一安禄山一时想不开,发动了对内的战争…… 到了那个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局面? 长安,大唐的中枢不稳,安禄山统领超过大唐最精锐的一支队伍,狂飙向长安城,谁敢保证能在华北平原上,抵挡住幽州铁骑的冲击!? 一个不慎,就是亡国! 最起码,长安城是守不住的! 长乐驿之中,都是大唐朝堂的经营,几乎在高明刚刚流露出,这三千斤火药跟安禄山有关系的意思,他们几乎在第一时间就考虑到了最坏的结果。 这种时候,也不用说什么安禄山统领人马之后,必定会向外作战的废话了。 一来,他要是真奔着对外作战,没事运送这么多火药来长安城干啥? 二来,简单,就四个字,怀璧其罪! 风险控制,不是说对已经发生的危险进行控制,而是对还没有发生的威胁进行防控! 指望着大唐的这些精英,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安禄山忠心为国之上,可能吗? 且不说满朝文武,认头不认头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寄托在安禄山这位东平郡王的个人cao守上,就算是满朝文武的脑袋都集体抽抽了,也得看看天宝年间这位东平郡王到底是谁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