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0章 高下立判 (第1/1页)
“让他查!”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安禄山一锤定音。 “多谢东平王!” 高明也纳闷,不过既然达到了目的,谁还管那些没用的?生怕安禄山反悔一样,直接从怀中掏出一沓“通缉令”。 “此乃落网的六名黑衣人的画影图形,乃是丹青圣手,综合了多人口述的最终结果,极其接近黑衣人的本来面目。 赖忠! 带人去偏院,按照画影图形,一一点验东平王的随行人员,一个都不要放过!” 赖忠等人,乃是高明的护卫,自然没有资格进入长乐驿的正堂,现在听了高明的命令,大喝一声领命,结果画影图形,气势汹汹地就奔了长乐驿的偏院。 “父王!” 安禄山身边的壮汉,断然没有想到,安禄山能够如此轻易地答应了高明的“非分要求”,那高明也是真不客气,二话不说,直接下令,不过一眨眼的功夫,事态竟然发展到了如此程度,不由得他一声长呼,声音透着不可置信。 安禄山却没那么大的反应,摆了摆手,又冲着身边欲言又止的白袍文士严庄摇了摇头,示意他们都稍安勿躁,然后一指壮汉,却对高明说道: “认识他吗?” 高明摇头。 安禄山也没指望这高明回答,直接说道: “这是我的嫡长子,名叫庆续,得天子看顾,封了他一个东平王世子,等到我安禄山撒手人寰的时候,如果没有意外,东平郡王这个爵位,应该是由他继承才是。 这小子,还算不错,也曾在幽州方镇跟着我摸爬滚打,如今也是一级兵马使,手上统领人马三千,比我在这个年龄的时候,管的人还多呢……” 高明听了,点点头,不置可否。 他是真不明白安禄山是什么意思,介绍他儿子给自己认识?不能吧?有病啊?你儿子还用介绍吗?就你们爷俩长得这个像,跟从一个模子里面扣出来的一样,就差那几十斤肥rou而已,如果安庆绪再胖点,活脱脱就是另外一个安禄山,就这面相,这还有啥可介绍的? 只听安禄山继续说道: “原本,我以为我儿安庆绪,在年青一代之中,也算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了,虽然现在行事略显稚嫩,不过也就是年纪尚小的缘故,等他在我身边再摔打几年,想必也就好了…… 结果,今天,我见到了你,高明,高御史。 我这才发现,原来是我安禄山坐井观天了……” “父王!” 旁边的安庆绪,虽然不明白安禄山为啥把话题转移到了他的身上,但是谁还不想多听两句好话啊,尤其还是他亲爹说的,正在沾沾自喜呢,结果一听话风急转直下,顿时闹了一个大红脸。 安禄山一点也没惯着他,瞪了他一眼,冷哼一声。 “你在也在军中统兵多年,出塞作战也有十余次了,亲手砍下来的头颅,经我报功者,不知凡几,你身上这个兵马使的职位,固然是因为你是我安禄山的嫡长子,更多的,也是因为你自己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 结果,面对一个手无寸铁的监察御史,竟然连刀子都抽不出来,还被人家逼得步步后退! 难道,你还指望着我夸耀你的能为不成!?” 安庆绪听了,满脸通红,讷讷欲言,却终究在安禄山的逼视下不敢开口了。 倒是他们父子两个身边的严庄,帮着说了一句公道话。 “王爷对世子太过苛求了吧?且不说世子在幽州塞外爬冰卧雪,只说刚才,分明是高御史突兀近身,世子身配长刀,一时之间难以施展……” 安禄山却摇了摇头。 “严夫子,您平日里多是运筹帷幄,就算亲临战阵也是随军赞画,对战阵之上的事情了解得还是太少…… 刚才续儿明明已经抽出了半刃,难道仅仅是吓唬人?他就不想想,你既然敢亮刀子,就需要防备人家也亮刀子冲着你! 说什么突兀近身,不过是给他安庆绪留脸而已,也就是人家高御史心中没有恶意,如果有的话,半尺长的刀子,就能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到了那个时候,他安庆绪都到阎王殿上报道了,还说什么其他? 你们不要看高御史刚才如同坊间少年一样,扯着衣服、露着脖子、顶在续儿的面前,就被他这种市井手段所迷惑了,据我所知,人家高御史看重进士之前,投身淮南军整整三年,从缉私营一路赶到扬州舰队的陆战队旅率,那是真正的从军,甚至在他退伍之后,好多同袍才知道他就是传说中的淮南大少爷!至于续儿什么幽州塞外爬冰卧雪,又亲卫特意铺两条毯子的爬冰卧雪吗?” 说着,直接摇了摇头,阻拦住严庄的再次进言,自顾自地说道: “两厢对比,高下立判啊…… 不仅仅高御史这份身手,最重要的,是人家高御史刚才对时机的把握…… 一步上前,顶在眼前,看似凶险,其实最为安全不过,而且在一瞬间就扭转了形式,让自己气势凌人! 这份眼光,不俗! 在一瞬间能够看到,并且能够做到,更为不俗!” 这话一说,连严庄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长乐驿的满朝文武,更是听得连连点头,刚才高明一个劲儿得要点验安禄山的随行人员,逼得安庆绪拔刀,高明不退反进,硬生生地顶了上去,让长乐驿之中的气氛,一度变得十分紧张。 即便安禄山一锤定音,让了一步,让高明开始点验他的随行人员,这种紧张,也并没有缓解,甚至还有更加严重的倾向。 弄得满朝文武一个个大气都不敢出一声,生怕这双方人马就在长乐驿的正堂干起来。 直到现在,安禄山开始出言夸耀高明,整个气氛这才缓缓地舒缓开来,到了这个时候,满朝文武一边听着安禄山的言语,又一边回想刚才的情境,竟然发现,高明刚才的“市井手段”,竟然是当时局面之下最好的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