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一章 野柠檬泡酒 (第1/2页)
山村养殖正文卷第一百二十一章野柠檬泡酒没过多久,竹鼠已经烤得七八成熟,看土豆的样子,也烤得差不多了,周恒让孙计安顺便看着点火候,他去网那边看看,看有收获没。 今天的中饭可以了,有主食有烤rou。 在外面能吃上两个荤菜,不错啊! 结果扯起网来看,收获倒是有点儿,但都是几条小鱼而已,只有一条稍大些,再就是有三只小龙虾,一只小螃蟹。 周恒只要了稍大的那条鱼,以及小龙虾和螃蟹。顺手在溪里洗了,抹上点作料,带回来就架在火上烤。 这些都不大,很容易烤熟的。 等都熟了,今天的中饭正式开始。 周恒把烤熟的竹鼠内脏给了大黄狗,又给了一条腿它。家狗不能让它吃生的,会助长狗的野性,要吃家里的鸡的。 然后和孙计安撕着rou吃,就着烤好的土豆,感觉吃得很香。 在很多人的眼里,土豆只是菜,做成酸辣土豆丝啊,土豆焖排骨啊之类,但是也有不少地方是拿来当主食的,而且这样烤着吃很香。 孙计安一边吃着,一边说道:“真不错啊!其实你这手艺可以啊!这味道搞的很好。” 周恒心想,你这是没尝过大厨的手艺,那才叫真正好吃呢!鸡蛋裹鸡蛋听说过没?尝过没? 不过今天这烧烤确实是还不错,主要是新鲜,就占了一个重头。 孙计安一边吃着,一边看看四处山水,说道:“你们这里啊,风景是好,现在国家提倡发展旅游,你们这里走这条路其实应该可以。就是辅助项目太少了。” 但旅游线路也不是一做就火的,咱们国家的青山绿水地方很多,不出名的占多数,怎么打造火热、以及怎么维持热度,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人斥资几亿建成的景点,古色古香、别具一格,但也是门可罗雀,就算是5A级景点,也有破产的可能。 一个村级单位,想要顺利的走好旅游产业,不是那么容易的。 虽然说旅游业是绿色生态经济,但是想赚到那个钱,得费点脑子。多少山清水秀的地方,至今无人问津呢。 就算是偶尔火了的,也有些就是来去一阵风,过了就无人问津了。 孙计安看着周恒竹筐里背着的一些蘑菇,半是调侃半是遗憾地说道:“可惜你们这里不产名贵蘑菇,名贵竹笋啊,要不然也是一条路子啊。” 周恒吃着rou,哈哈一笑,说道:“你当是在听人讲故事啊?全国靠那个致富的县乡有几个!听着动不动几千块一斤的野生什么菌,但是因此而富裕的人可不多啊!” 季节性的东西,只有一阵一阵的,最多只能算一笔意外之财,想要凭此发家,那真是想多了。 他们这山里也有一些蘑菇,有些叫不上名字来的,味道也很好,但没见到有人来收购,再说数量也不多,不值当卖,也就自己吃了。 一边聊着,一边美美的吃着中饭。 吃完了,继续赶路。村里扶贫致富的话题,肯定也不是这样随便聊一聊就能定下来的,回去后,孙计安还得多方面的考虑。 就他来之前做的笔记,写出来的规划: 农村,首先,要派一名德才兼备大公无私的大学生村官,全村集资合建股份投资公司,全村划一地皮,街道两旁整齐每户一栋楼自建三层,全村土地统一规划平整,或出租,或自耕,形成工厂,粮食、水果、水产、养殖、药材等基地,这才是农村长久发展之路。 然而实际实施下来,不是那么回事儿。 要都像说的那么容易,农村扶贫就不算大事了。 下午又走了一阵山路,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周恒带他回去了。 到家的时候,村里已是炊烟袅袅,周恒放下了筐子,今天背的东西不少,除了捡到的一些不错的蘑菇外,大部分都是野柠檬。 李芸莲正在准备做饭,她烧了一大锅热水出来,要给几只斑鸠烫毛,看到周恒背了那么多野柠檬,不由得笑道:“泡酒也要不了那么多啊!你背下山来,不累啊!” 周恒坐下来歇口气,说道:“我知道用不了这么多,我有其它用的。” 看到老娘在弄斑鸠,知道是花生地里抓到的,问道:“一共抓到了几只?” “五只。”李芸莲把斑鸠烫了烫毛,然后开始拔毛。 孙计安已经累瘫,坐在靠椅上不想动,今天的运动量太大了。看到周恒稍微休息一下,就去洗野柠檬,真佩服他的体力。 新鲜的野果摘回来泡酒喝,这是山村经常干的事情。野柠檬、野猕猴桃什么的,都有,这种野果泡酒,对人体有一定的好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