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五章 《黄粱一梦》 (第1/2页)
谭松涛处是对周恒最熟的了,毕竟他们私下的事情都互相知道不少,要是按江晓萱与顾雪诗亲近的关系,他们若互称一声“连襟”也不算夸张。 而因为项目前几天才得了国际奖,这让他更显得有点“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感觉。 他打开手机,找出一条链接,说道:“这是我们导师发的微博,这里可以看了。” 以前没有发出来,那是因为他们还处于比赛阶段,过早四处招摇也不好,现在有两项奖已经收入囊中,可以适当发一发了——虽然发出来也没多大的用。 导师有能力,可以带学生们的作品四处参赛,但是没有多少关注度,微博也就区区几百人关注,发出来也引不起什么。 很多优质的短片,都是这样的下场,没什么人问津——除非刚好被某个比较有影响力的大V转发点评了,才有可能会稍微被传播开一点。 不过,他们也不贪心,谁也没想着学生阶段的第一个项目,一出来就举世皆知、国人震惊什么的,那太扯。 如今有两个奖项加身,已经证明了某些东西,比如实力之类的,这就够了。 周恒收到了视频链接,点开看了看,还连片头片尾总共只有十二分钟,相当于一个长广告而已。 才看第一眼的画质,就被惊艳到了,是一个广角航拍的流动场景,他脱口而出:“可以啊!红配绿的画面!” 江晓萱也挤过来一起看,顿时笑道:“这个镜头是我拍的啊!” 这是航拍场景,当时她也偶尔会去和那些学生们一起聊聊天,学生们没有航拍的仪器,而且经费有限,也不可能买的,于是就找她借用了几组镜头。 本来说是有偿使用的,不过江晓萱没要,那是她当时用来练手的作品,哪会想着卖钱啊。再说了,百十块钱她也看不上啊。 没想到,现在发现用在这里,还挺相宜的。 不过视频作过调整,里头有增加的东西,比如大片的绿色树林里,增加一个红柱的凉亭等等,增加古韵感、以及协调画面颜色。 总的来说,看起来还不错。 按理说,红配绿是超级艳俗的,但如果比重运用得好,却会看起来非常大气、贵气。 周恒对这方面的艺术了解有限,他是完全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去欣赏,反正觉得还不错。 一开场是大片的景色特写,青山绿水,烟雾缭绕,写实风中带着一些浪漫主义,很明显的学案出,画面语言只想凸显一个字:美。 随之的配乐,古乐古香,完全使用的是中式乐器,风格很重,让人陶醉。 这制作可以。 然后镜头开始缓缓拉近,画面渐渐出现一条大道,以及一座座房屋、客栈。 看到这些,周恒不由得笑出了声——这些学生们太有想象力了,皮影戏的元素竟然是这样用上的。 本来皮影戏是平面画,无论是人、风景、房屋、道具,全都是平面成形,牛皮上刻出廓形来,然后采用镂雕、色彩、灯光的运用,让平面的构图看起来美仑美奂,达到效果。 几千年来的皮影戏皆是如此。 但现在,牛皮切割的廓形、镂雕、色彩、灯光全都有保留,但却不再是平面二维的了,三维的制作看起来更具有立体感。 学生们学会了基本制作后,推广使用,将平面图改制成立体图,倒挺好看的。 紧接着,大路远处来了一个人,这是完全皮影戏的人物作法,侧脸、五彩,四肢灵动,缓缓走过来。 人物垂头耷肩、没什么神采的样子,牵着一匹老马,走来这间饭店里打尖吃饭。不久,有个道士模样的人走过来,和他拼个桌,顺便攀谈起来。 制作精美,人物流畅,周恒一下子就融入了剧情当中,再无暇顾及其它。 道士自称姓吕,字洞宾,仙气飘然。 两个人一时间相谈甚欢,那个苦恼的年轻人,渐渐把吕洞宾当成了知己,开始大吐苦水,说他饱读读书,却过得如何不如人意,不能上官场建功立名、出将入相,他精通六艺,却只能在家耕田种地,正当壮年,却过得如此困顿。 然后,吕洞宾给了他一个枕头,让他睡一觉。 想要什么就睡一觉,毕竟梦里什么都有。 接下来其实周恒已经知道,这就是个“黄粱一梦”的故事。这个人入梦后,将会梦到自己娶了美妻,考中了科举当了大官,然后被皇帝派往平定边疆战乱,回来被皇帝表功,基本达到了建功立业、出将入相的梦想。 然后再接着,官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