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二章 展会 (第2/2页)
,里面已经开始忙碌了,不但分到各个展位上的人在忙,主展区那里也有不少人在忙。 主展区是一个巨大的台面,上面的展示便是今年的主题——其实每年的主题都差不多,都是主展农副产品,无非换个新一点的名字罢了。 今年,主持这届工作的工作人员,将很多水果蔬菜分颜色、按形状给排成了个巨大的“切糕”。 底下是一层青绿的香蕉,第二层是三层苹果,再往上是两层桔子,继续往上则是青菜啊、土豆啊等等之类的。 虽然平平无奇,但胜在体量大,排列得又规则,而且主题突出,一看就充满了农业气息。 这些都是基本农业产品,而各摊位上将要展出来的,才是重头戏,才是来访客商们注意的对象。 参展一次不容易,各家都把自己的鲜明特点给标了出来,产品有何优势、质量如何过硬等等,必须让经过的客商们看一眼就产生兴趣。 这边,周恒他们也找到了自己的展位,开始布置。 布置方面——孙计安请他的老同事全部帮着完成,不用周恒cao心,甚至市里的几处公章都大方的给用上了——这就导致整个产品介绍牌,一看就充满了“报告文件”的气息。 他的“周氏品牌鸡”、“农溪鸡”等等品牌标志,放在这里是那样的泯然于众,丝毫不显。 而让人窒息的是,不但是周恒一家,几乎所有参展的,全部都大同小异,因为全都是省、市里帮着写出来的文件。 这就像是六点半的时候调电视台一样,所有卫视台都在放新闻,虽然台不一样,新闻内容不一样,但就感觉全部都是一个台。 估计都是各省市怕来参展的农民伯伯们,文化水平不高,不会写宣传语,所以都热心的帮忙给做好了,不用他们cao心。 所以啊,做出来的东西,都完全大同小异,简直像一个人做出来的。 还能说什么呢?靠这个说明牌是完全起不了作用啊,还得靠自家的产品说话。 就连周恒的几张产品营养成份表,原本还颇引以为傲的,结果现在也泯然于众,毫不起眼,因为基本上家家都是这么写了的。 不但产品说明牌大同小异,各家的参展位的布置也基本统一——因为台布就是统一发的,展位也是统一装修的,能彰显个性的空间不太大。 又不能像别的行业展会那样,搞一些金佛、金链子来吸引喜好奢华的阿拉伯客商。 周恒决定了,明儿让公鸡不停的打鸣,一鸣惊人,把客商都吸引过来。而那些不会叫、不会说话的哑吧蔬菜水果们,看他们怎么办。 到了下午,简单的展位就已经布置结束,就等明天带产品来了,今天的活儿已经干完,可以去玩了。 周恒问戴着口罩的江晓萱:“怎么样?你现在适应了没?” 这里的气候相当干燥,尤其到了最干燥的季节,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有个适应过程。 “感冒好得差不多了,但是我觉得,我可能真的离不开这个口罩了。”江晓萱略带郁闷的说道。 以前也来过京城,没觉得空气有多不好啊,当然,遇到雾霾天的确是挺可怕的,可昨天没雾霾啊。 只有一个解释,因为长时间在空气清新的地方住着,她的肺已经退化了,只能适应那样的地方。 尤其是在石泉村的那几天,人真是格外的舒服。这一到京城就病了,真让人觉得可怕。 周恒说道:“还好咱们只呆几天就走,不用长期住在这里。” 接下来,他一个人去取昨天火车托运的鸡,让江晓萱就在酒店多休息。她的精力还有点不够,毕竟明天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啊。 第二天上午十点,一行人整整齐齐的来到展位,周恒将他的产品放在位置上,一笼鸡、一笼兔。 公鸡叫声宏亮,毛色鲜艳,倒是很引人注目,来往路过的客商们,来问询的都不少,有些还特意去看看宣传牌上的营养成份,感觉不错。 可惜问得多,但看到价格后,有兴趣的少,都是当热闹看看。 半天下来,没有接到什么实质性的客户,名片倒是接了一大把。日后想达成交易,还需要大量的工作。 虽然不太理想,不过也属正常现象——来的都是全国各地的客商,以及少量的国际友人,他们也在观望状态,希望能看到最满意的产品,然后各种对比,才会决定给谁下些定单。 货比三家,用在谁的身上都适宜。 下午,江晓萱拿出了她的IPAD,然后点开周恒的视频链接,播放他以前的一些视频,比如兔场、鸡场、鱼场的生态环境,日常喂食状况,生长状况等等,这又吸引来一波人的注意。 于是,无数人都问周恒,他家乡在哪里,怎么坐车去——他们要去旅游。 周恒觉得这样下去不行,明天必须放大招——明天现场炖鸡,或者炖兔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