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四章 订单潮 (第1/2页)
这些来人还真就是周恒的粉丝。 虽然来之前就说好,等他参展结束后,大家有时间就约个饭的,但是碰巧,这大个子有个朋友能来这个展会。 于是,他就带几着个约好的人,跟着蹭了进来。 不能空手来啊,他还专门找人订制了两个条幅,所以昨天没来。 他们本来就是打算着,要给周恒一个惊喜的,所以来之前没打电话他。反正只要在这个展会,他一个展位挨一个展位的找,总能找到。 正寻摸着呢,一股馋人的香味传来,他们循着香味望来——那可不就是老周么。于是,都挤过来了。 来了有五六个人,那高个子报了自己的名字和网名,周恒顿时记起来,这是京城一个粉丝买家,在他网店里都买过两次野兔尝味了。 目前客户不是很多,记住几个买家的名字也很正常。 至于土鸡,他也很想买的,不过现在鸡还没有开售,得等到明年开春再说。 这么贵价的兔子,他都一买再买,可见对产品的认可。 周恒也很高兴,真没想到粉丝会提前过来找他。再看到他给自己定制的条幅,激动得实在不知道说什么。 网络时代真是个奇迹,有糟心事儿,但也有像这样让人感动的时刻。 几个人张罗着,帮他把条幅给挂了上去,红底白字儿,一派喜气: “支持老周家野兔!” “祝老周旗开得胜!” 很朴实的语言,透着最直接的祝福。 整个展会上,周恒这是独一份儿,别家要挂条幅什么的,都一早就挂了,没谁现在再补挂上的。 最关键的是,这还是粉丝们送来的啊! 一时间,周恒这里成了焦点——再一个原因,此时锅里正炖着鸡呢,鸡汤的香味盖过了所有农副产品的香味,飘得老远。 这广告效果,简直了! 跟来的新闻组自然也是知道做事的,现场给周恒来了一大段特写采访,回去了估计能放到市电视台经济时分》栏目播放,应该能重播个半年吧,虽然没什么收视率。 本省的新闻组也过来了。 本来周恒这个普通村级养殖场,没有什么“感人的、可宣传的事迹”这样的普通参展商,没入他们的法眼,就昨天程式化的采访了个名字,算是走了个过场。 他们要采访有名的、大企业的、有重大采访价值的农产品商户,然后在晚间天气预报过后,经济时段》作重点播出的。 比如先前他们采访了一户扶贫产业就很励志,那名种植户还是子承父业,其父在山上经营了三十年的果林,还带着全村人一起种。 大学毕业后回乡,致力于研究改良果树品种,坚持采用纯绿色无污染的种植方式,同时还追求质量、数量等多方面的提高。 像这种就比较有采访价值,能让人看到农民的坚苦朴素的奋斗精神。 至于周恒——上报材料时,就没有说他家的养殖是扶贫项目,而且一眼看去,也没有什么格外突出的地方——除了价格特别突出外。 像这种价格高得离谱的,也不适合在省台宣传,因为有弄虚作假的嫌疑。 毕竟省台做事,有省台的制度。 然而事情变了,这会儿馋人的香味飘散,引来了大量客商们的观望伫足,还有粉丝们送上条幅,这就不一般了。 省台的人也过来采访采访,先看看再说。 看着锅里翻滚着的鸡汤,有人不住的流着口水,最终按捺不住,率先问道:“请问这个可以品尝一下吗?” 别的展位上,都有品尝展出的,但他们也不是家家都尝。 周恒抱歉的说道:“这个还得稍等一会儿,还没熟呢!” 就知道这招儿行,直接用香味招揽,比说一百句都有说服力。 而省台的新闻组,当然也记录下了这一现象。他们在旁边,也闻着香味一阵中饭呢。 他们顿时想起,对了对了,这家就是卖得很贵的那家。 现在仔细的打量着他们的展位,又看到了IPAD上循环播放着的周恒的视频,这几个月来,也积攒下来不少了,而且拍摄很专业,看着就不是随便做做的。 然后再采访一下,看这“粉丝”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这一问才知道,原来周恒竟然还是个乡村网红。 他的粉丝遍布国内,连参加这样的活动,都能有粉丝自发前来助威,可想是真的有一定粉丝号召力了。 以前还没采访过这样的农户呢。 如今直播、短视频算是个新事物,在省电视台的新闻里,一般都是被充当反面教材的对象,比如某某儿童给女主播打赏几十万啊、什么中年妇女通过美颜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