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八章 俩叔 (第2/2页)
。 周恒看老娘那个样子,估计她眼泪都快掉下来,忙安慰她:“没事,我们在山上又不忙,有人家专家师傅在那里教,又有张峰他大伯大哥帮忙做事,我们天天闲得很。” 李芸莲心疼的说道:“就算是有人帮手,那里条件也不好啊,吃的都没有。” “怎么没有呢?你不是叫端阳给我们一车一车的送了吗?rou到现在还没吃完呢。” “那点rou怎么不吃完呢?不是我说你们,你们吃rou太惜着了,家里的rou,就应该大口吃,你爸当年像你这年纪,能吃两斤rou的。”李芸莲唠叨道。 周恒附和着老娘:“对对对,我还要练,练到爸以往那个程度,我还要努力。” 啧啧,一顿要吃两斤rou,他表示害怕。 江晓萱听他们的对话,忍不住直想笑。 晚上吃饭的时候,周恒把孙计安也叫来了,这段时间其实挺应该感谢他的,各种有好事都惦记着自己,请他吃饭真是应该的。 另外还喊了孙计安俩人,好长时间没见了,他一直在雕刻那边忙活着。 周恒去那木雕室找到他的时候,看到了他们那半成品,当时非常震憾。几位老艺术家们技术巅峰的心血结晶,这作品都不是吹的,这就应该扬名世界。 有机会要帮他们好好宣传宣传。 不过现在冬季了,天气冷受不了,再加上反正也快过年了,老艺术家们干脆提前放年假,过完年后再来继续。 所以只有孙计安还在忙活着,过两天也准备回家过年。 这时候,外面打工的人也开始陆续回来,在大城市的要稍微慢些,本省的比较快些。 周恒的二叔三叔家的,都是在本省打工,前两天也都回来了。 以前他们两家,比较爱跟周恒父母吵架,吵得厉害时,有时候半年也互相不说话,见面不相识。 后面往往和因为哪个亲戚家要办个酒席了,或者什么机会,才会慢慢开始说话,和好。但通常维持不了多久,又会因为一些新的鸡毛蒜皮开始吵架,周而复始。 不这这几年来,大家年龄也都大了,各家都出去打工,算是想吵也吵不起来,情况就稍好一点。 这次过年回来,他们知道周恒在家办养殖,办得很红火,特意来他家看了一阵,态度都比以前变了很多。 主要是周恒的变化太大了,养鸡场、养兔场办得有声有色,还到京城参加展会、上了电视新闻。 而且他还拍着视频当网红,都有上百万粉丝了,光是粉丝就不少人帮衬他的生意。 别的不说,光是村里想跟着他干养殖的,就不少人。 这样那样的成就,早就跟他们两家,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现在他们来到周恒家,真是连说话都变得客气不少,用语极为恭维——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周发强照顾他们长大、张罗他们两家结婚成家,都没有受过那种待遇,该吵还是吵、该骂还是骂。 他们态度的转变,唯一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看到周恒现在有出息了,有了不小的成就。 人的内心可能都有劣根性。 周恒其实不愿意见到这样,见他们变得这么客气,真不像自家人的感觉。不过没办法,这不是他能左右的。 行吧,也不能多作要求,不吵不闹就好。 两个叔前两天来家时,就说等周恒回来了再来看他。趁今天晚饭的时间,周发强也给他们打了电话,让他们来,一块儿吃个饭。 对于他这个老大哥来说,还是希望几个老兄弟能和睦一些的,到底都是他的亲兄弟,也就不多计较以前的种种了。 上次村里谁家杀年猪,他们家买了半扇猪时,切出来的后腿骨,今天趁周恒回来,就给炖了,一大锅rou和汤,再炒几个菜,喝点酒可以。 而依旧没有放假的悲催陶慧明,也被周恒打电话叫了过来,大家一起吃。 现在,她已经非常自如的喊李芸莲为“干妈”了,喊得她不知道多开心。 这一顿饭真是人不少——周恒一家、小姨一家、再加上二叔小叔、胡金华俩人,孙计安、陶慧明、徐端阳。 十几个人,一大桌。 不年不节的,这阵容真不小。幸好小姨在这里,可以帮忙做饭。 周恒这么多天没回来了,一回来就有这么多好吃的,当然也高兴。尤其人多也很热闹。 第一杯举起来跟大伙道了个谢,他不在家的时间里,这些事情井井有条的处理着,大小事都有人尽心尽力,敬杯酒也是应该的。 从去京城开始,回来没两天就去买羊苗、然后直接去养羊,然后现在一回来,又要去省里,基本上家里都顾不上管了。小姨一家、徐端阳都很尽心尽力。 虽然是出工资请他们来上班的,但那也分拿钱办事磨阳工、或当成自家的事情啊,这点他能看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