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华人之南美风云_二百四十、 错综复杂的情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百四十、 错综复杂的情况 (第2/2页)

里的人口最多,除了中国、印度和欧洲外,就数非洲了。非洲的人口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极其重要的资源,当做牲口一样被贩卖到世界各地,特别是美洲殖民地。比如佛得角群岛,就是葡萄牙贩卖黑奴的贸易中心。贩卖黑奴成为了世界各国最好的增加资源和人口的手段,而且南国的地理条件比起欧洲来更适合。

    可是,王华对于黑种人有种从心里深处发出的抵触,不是他们不好,而是真的从内到外一种排斥,不是种族歧视,只是无法心里认同。你想想,你是生活在陆地上,非要你和一种水生的生活在一起,那对谁来说都是一种灾难。

    所以,王华把他放到最后,就算如此,他还特意强调了不适合,不是不想奴役他们,而是难以和他们生活到一起。

    说完人口,王华继续阐述科技的作用。

    目前,南国的科技发展还是做得不错的,随着轮船的发明和使用,提高了运输的效率,也使得各地的生产力能纳入国家的经济循环中。

    除了轮船,南国现在已经发明了蒸汽机车,已经可以在全国开始铺设铁轨,通行火车。不过,技术虽然有了,但是铁矿缺少,工厂缺少,技术工人缺少,其实又回到了原点,就是人口缺少,没有人的话,就算技术再先进,也解决不了问题,因为都需要人来cao作,特别是越先进就需要越有技术的人来管理和使用。

    如果人口条件满足的话,南国现在就可以通行火车,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连成一片。

    除了蒸汽机车外,在伏特的努力下,终于发现了电,还进一步发明了发电机,虽然是小型的,但是只有只要投入材料,能够提供更多人的使用,这可是一个划时代的改变,意味着南国很快进入电器时代。

    当然,现在南国还没有发明任何电器,但是有伏特的聪明头脑,有现成的东西参考,还有现代人的思路理念,很快南国会进入这片天地,需要的只是时间长短而已。而时间却是南国目前最缺乏和紧迫的一点。

    原本,王华制定的对外贸易政策,就是希望利用自己某些方面的科技能力,从国外获得资源,化为另一种形势上的劳动力。比如,南国不生产粮食,不制作衣服,利用贸易从中国获得粮食和衣服,比如,南国可以不开采矿产,不生产材料,而利用贸易从欧洲获得矿产和材料。然后南国就可以利用国内剩余的劳动力,投入到全面铺设铁轨和生产蒸汽机车当中,而且,还可以建造发电厂,助推整个南国的经济实力大踏步前进。

    可惜的是,西方的贸易基本不成功,很难进入各国。而中国还好,但是国内的经济基本是处于垄断和官商结合中,南国难以进入这种模式,更不要说贸易。

    因此,两边的情况都是失败告终,除了进入泰国和智利这两个好消息外,没有其他进展。

    这也是王华这次会提出来的要求,那就是南国必须展开对外交涉,也就是说,南国需要对其他国家从官面上展开正式的外交活动,为以后的贸易争取到机会。否则的话,两国都没有外交,怎么可能顺利的展开贸易。

    “那你的意思是外交如何开展比较好?”曹元林不由问。

    “虽然这个不是我该管的,既然你问了,那我就直说了。”王华想了想,还是先说明一句。“外交,其实是对各国关系的定位,这个很重要。目前,我们能够积极合作的,是智利、泰国和兰芳,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小国。这些国家我们必须立即派出外交人员,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除了以上国家,我们需要重视的国家,无非就是中国清政府、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俄国,这几个将来举足轻重的国家,我们必须和他们建立一定的关系,那怕将来是有矛盾,也总还是需要一定的沟通途径,所以,这些国家,我们一定也要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此外,还有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墨西哥、巴西、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荷兰等,这几个对我们可能有所有影响的国家,也需要派人,进一步联系之后,说不定会和我们展开积极合作。”

    “你说得很对。我等下会找卢勇好好商量一下,派谁出使这些国家比较好。”曹元林回答。

    “派谁出使都没关系,卢勇都可以亲自出面,不过,留在当地的人选是必须妥当考虑的。说到这个,我发现我们的外交人才急需培养。”王华不要大叹说。

    “张峰精通10国语言,可以让他来做老师,培训出一些比较专业的外交人员。”赵小东突然补充说。

    “这是一个好办法,我等会就联系张峰,让他过来东京转转。”曹元林说。

    “那可好,好久没见这个小子了。”王华兴奋地说。

    “不过来还好,过来,就和和我抬杠。”赵小东却是无所谓地说。

    “呵呵。”王华不由笑了。或许,这才叫朋友,这才叫兄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