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百七十九、妥协的艺术 (第1/2页)
回到军舰上的王华要求立即开船,其他人自然不会问什么,发动军舰,在很多人的目送下离开了瓦尔帕莱索。 王华还发布了一条条的命令,首先是海军,要求所有军舰立即放弃和敌人的纠缠,打道回府,去康赛普西翁海域等候命令,但是不需要进入里面,因为比奥比奥河口有一道堤坝拦阻,王华生怕智利海军没有得到命令,容易发生冲突。 接着是陆军方面,所有陆军往回推进,分批驻扎在比奥比奥河南线,无需与其他方面发生冲突,只要保持自己的阵线就可以。 还有政务方面,撤退下来的三万人口在比奥比奥河南部建立三个城市,分别是下游的科罗内尔,中游的纳西缅托,上游的圣巴巴拉。 还有马普切人,王华把情况说明了一下,如果马普切人还停留在原地,那南国可以提供物资,但是不会出面应对来自智利的进攻。如果马普切人愿意配合,那么可以适当扩展西部的空间,甚至可以选择在智利现在南部任何地方定居。 最后,王华还把他今天分别和美国人、英国人谈成的条件一条条细节,都一五一十告诉了中央,并说明了他已经按照条件履行智利方面的行动,至于阿根廷方面的行动,那就需要中央作出安排。 王华还诚恳的检讨,因为,他没能完成对于敌人强势的应对,让南国获得更大的利益,而是采取了妥协,对敌人作出重要的让步,如果中央要处理的话,他愿意一力承当。 当王华做完这一切的时候,他感到身心疲惫,无力地躺在床上。 难怪为政者总是难以做出一个决定,因为他的一个念头,关系着无数人的生死存亡,更关系着国家民族的荣辱兴衰。要是他纠缠每一个细节的时候,根本就无法取舍,更无法决断。难怪每一个政治家都有些冷血,因为他们承受着比别人多得多的感受,要是不冷血一些的话,他们根本就无法承受。 王华就有些承受不了,所以,他此刻默默躺在床上,等候中央的处理。 曹元林在焦头烂额的时候,也收到了王华的电报。他看了一遍全部的内容,电报很长,曹元林花费了一点时间。 看了以后,曹元林放下电报,闭上了眼睛,设身处地,如果是他,将会如何处理。回想了一遍之后,他发现王华所做的并无不妥之处,除了细节方面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外,在大局观上,王华所做的非常好。 首先,他通过一系列的谈判,和美国、英国达成了暂时的合作,给了南国难得的喘息之机。大战拼得是国家的实力,南国看着先进,其实并没有和南美三国消耗的底气,更何况背后还站着两个厉害的国家。因此,在这点上,无论美国和英国提出多大的条件,南国都应该学会妥协,更何况王华付出的并没有多少。 第二点,除了对两国妥协外,对待南美三国,南国并没有损失多少。从智利方面来说,南国并没有失去什么,反而得到了大片的领土,从皮尔迈肯河扩展到比奥比奥河,足足朝北前进了300多公里,面积大概有40000多平方公里,平白多出了两个省的面积。虽然目前还有一半的面积,南国没有实质性的控制,估计智利方面也不会公开承认。但是,南国已经拿下,并得到了美英两国的默认,早就是囊中之物,只不过需要时间整合而已。连同拿下的还有定居在这两省的十来万百姓,独独增加了南国的人口。至于阿根廷方面,却只是牺牲了部分城市,但是对于大局来说,并没有损失很多,南国还是可以承受的。而巴西,南国既没有得到,也没有损失,反而佛得角群岛可以看做是意外之喜,虽然现在还没有拿下,但是英国的默认下,凭借葡萄牙现在的实力,还能够保护?此间事情一了,南国就可以公开占领一半的佛得角群岛真正立足于非洲和欧洲的通道口,这为以后南国发展海外是大大的好处,什么东西都无法交换的。 想到这里,曹元林不由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因为,他看到了王华真正的成长,学会了从更高层面上看待问题,有了更为广阔的大局观,学会不在意一城的得失,也懂得了妥协的艺术,已经具备一个政治家该有的态度和特质。 曹元林认为一个合格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